宏调或促成挤出式通货膨胀

 作者:熊仁宇    147

 如果说1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仍然显示中国经济延续着去年的疯狂,那么到了2月份"双防"的宏调开始显示出它的效果了。3月12日,央行公布了2月份的金融运行数据,在2008年2月货币供应量增长17.48%,其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5.73%,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434亿元,仅为1月增量的30.28%。

  同时,2月份其他经济数据同样传递着紧缩的信号。2月份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为85.55亿美元,不到1月份贸易顺差194.9亿美元的一半。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人民币升值、国际经济走弱的外部紧缩效应是决定贸易顺差减少的最主要因素。2月份CPI数据显示着消费品价格的上涨,这种迅速的上涨给市场带来了进一步的紧缩政策出台的预期。

  国内信贷规模的控制阻碍着投资的增长,人民币升值放慢了对外出口的脚步,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三去其二,宏观政策紧缩倾向明显。世界经济因为次级债危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也有着紧缩的趋势,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最主要目的就是防止通货膨胀的蔓延。但2月份的CPI数据却以8.7%的高增长刺激着政策制定者的神经,双紧缩政策是否能实现物价的稳定和经济的软着陆呢?

  中国的贸易顺差并不完全都是真实国际贸易的反映,很大部分是"热钱"进入中国的产物。2007年贸易顺差在到达高点之后一路下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热钱"正在从中国撤离。关于"热钱"涌入中国的理由,各种文献将原因总结了很多,人民币资产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中美利差倒挂等等。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由于中国资本项下的管治,"热钱"进入中国的渠道并不畅通且成本很高,加之"热钱"的一个特点就是快进快出,人民币慢慢升值和那一点点利差并不能将"热钱"吸引,最多只能是一个添头,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寄希望于人民币资产价格的高速上涨。

  2006到2007的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疯狂已经使"热钱"获益颇丰,当虚拟经济达到最高点开始下行之后,"热钱"的离开是顺理成章的。近期市场上有一种声音呼吁政府救市防止"热钱"抄底,殊不知在拥有全球投资视野的"热钱"控制者会不会认为市盈率高出欧美市场几倍的中国股市会有底可抄。现在困扰这些"热钱"的问题并不是走还是留,问题在于怎么走。通过贸易和地下钱庄毕竟成本较高,而且监管越来越严。走不出去的海外"热钱"不可能无成本的滞留在国内,在资本市场之外他们要选择新的投资领域。需求刚性较强的上游产品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紧的宏观政策进一步打击着资本市场的信心,不仅国际"热钱"步步出逃,国内的游资也会从资本市场中游出进入实体经济,上游产品价格节节上涨,CPI涨幅居高不下,监管陷入了一个悖论,就是从紧的宏观政策引来的却是进一步的价格上涨,高耸的CPI指数呼唤着更加严厉的紧缩政策,最终形成一种挤出式的通货膨胀。如何较好地释放国际、国内游资的压力,需要的不仅仅是货币政策一家,更多的是需要财政政策、外汇政策的联合作战。

 通货膨胀 通货 促成 挤出 膨胀

扩展阅读

在销售产品时,无论是销售人员还是促销人员都要经常去寻找合适的时机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可面对逐渐理性消费而又百般挑剔的顾客,往往使我们束手无策。但关键方法与步骤掌握是终端销售取胜的根本,所以找准方法,实

  作者:王运启详情


 对手机业务疏于关注的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开始另眼看待联想的这“第二元”了。近日,杨元庆亲临厦门、视察新生产研发基地,对手机业务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联想2005年中期财报中,联想移动盈利

  作者:李健详情


作者:马训科--《销售与管理》陕西记者站站长乳业背景资料:   近年来我国乳品工业取得飞快发展。   2002年,中国乳制品工业企业有1600多家,其中,国有企业及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

  作者:马训科详情


促成订单的八种技巧   2018.11.19

  ●假定准顾客已经同意购买:当准顾客一再出现购买信号,却又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时,可采用“二选其一”的技巧。譬如,推销员可对准顾客说:“请问您要那部浅灰色的车还是银白色的呢”或是说:“请问是星期二还是

  作者:李德成详情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订单来了就一定要好好把握,没有订单的日子是难熬,如果订单来了而没有成交,那该是多么痛心的一件事情哪。世界工厂装备制造网的笔者从互联网中整理了促成订单的八种销售技巧来与大家进行分享,希

  作者:详情


我们在学习经济学时,要注意一点的是,每种经济理论有它的优势与劣势。只有通过市场经济的检验,才能证明其的真理性与正确性,毕竟有些世界性的经济理论的出现是在假设环境中生产出来了,有的理论只是一种假说。作为

  作者: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