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决胜调控期—浅谈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选择

 作者:段磊    163

近期,因严厉调控及货币政策的影响,地产市场见顶回落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其中:现房库存数量的增加、一线城市大型开发商的普遍深幅降价、“金九银十”成交量的惨淡、二手房市场的下跌、保障房的抢工与陆续入市,这些事件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地产市场“HOLD住”或“假摔”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一波像样的回调已经展开。 大家目前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回调的目标位是多少,回调周期是多长?

这方面的判断,事实上非常困难,它牵扯到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社会民生,甚至与全球经济的走势也有关联,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一线城市的调控力度,至少在2012年内都将持续,市场最快要在2013年之后走向好转,而此时的地产市场已经被自2009年以来投入建设的近3000万套保障房所平抑,约一半的刚性需求得到满足,房地产行业的所有企业,大概只有一半的“口粮”可吃。

印第安人说:让脚步慢一点,让灵魂跟上来。这样的市场走势对于房地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其实反而是一件好事。最近三年以来,地产市场走得太好,地产企业走得太快,绝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没有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在买房子要排队、抽签的日子里,地产人力资源最大的使命就是“挖到人”和“防止自己的人被挖”。由于地产行业的人力成本率相对较低,很少企业关注人力资源的成本,更多的是要找到人,早些把项目启动起来,这一现状导致的结局就是地产人力资源的价格居高不下且一将难求,尤其是小型企业、新兴企业,甚至不惜数倍的薪资(甚至股权)抢夺成熟企业的人才。

而从现在调控的预期来看,未来2-3年,将有相当一部分地产企业关闭、停止运行或推迟开工,这将导致人员紧张的局面出现缓解甚至逆转。当然,这种人员的富余可能是相对的,在一线城市、在住宅、在工程建设领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在商业地产、在二、三线城市、在策划、营销等环节,人员需求可能反而更加旺盛。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远见的地产企业,应在优选、优用、优育“三优”上下功夫,从而稳健地度过调控期,并利用这一难得的时机,完成自身人才团队的建设、转型与升级。 首先,优选人才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面对三年的调控期,盘点企业手上的资源,到底需要用多少人,用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间用,显得尤为重要。过去的时间,所有的企业都在快速开发的过程中,进入2010特别是2011年以来,有些企业放慢了节奏,有的甚至暂停了开工,在这样的前提下,人员的需求肯定会减少;同时,部分企业的项目转向商业地产,需要的人才结构发生了变化,更加需要考虑现有人才的使用问题,因此,适应企业业务和节奏的变化,进行人力资源审计和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在此基础上,在人才的引进方面,企业就可以有的放矢,对于企业现有的富余的人才,可以考虑优化和分流;对于缺少的人才,正好利用市场人才相对富余的情况积极引进;而在人才的长线培养(如:学生招聘)方面,则要慎重考虑跟今后业务发展的匹配性问题。 其次,优选之后的优用,同样重要。 所谓优用,也就是要逐步实现管理的精细化,用人的规范化。

在调控的时期,企业要追求的是人工成本率的逐步下降和人均绝对收入的逐步提高。在这一背景下,企业是有时间和机会建立起自己的作业标准、考核标准、劳动定额标准等一系列指标的,例如:人均管理面积,就是衡量工程现场人员工作效能的指标,同样的楼盘和开发面积,有的企业用人会是其他企业的2-3倍,这就是一个问题。而在过去粗放发展的时期,抓到项目、盖起房子就是效益,没有机会去考虑这样的问题。 今后的需求少了,开发商的数量不会很快降下来,竞争将更为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是项目策划、设计、质量、营销、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竞争,最终则归结为员工专业化能力和工作质量的竞争。因此,在用人的过程中逐步导入标准化管理,引导员工向专业化、高标准、一专多能而努力,这一阶段正当时。 第三,在调控周期内,全面提升队伍的素质,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优育”。

对于一家希望可持续发展的地产公司来说,调控期终究会过去的,项目也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的,因此,抓紧这个时间段把自己的员工培育体系建立起来,是长久之计,尤其对于希望在本轮调控中转型的地产企业,更是如此。 从住宅转向商业地产或其他形态,所需要的人才结构完全不同,有意图的企业可以趁此机会“走出去”、“请进来”,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由中低端住宅进入中高端产品,运营理念和需要的专业能力也大有不同… 进入二、三线市场,需要实现集中化管理模式下的当地化,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当地人才… 这些人才需求,都不是很容易在短期内满足的,搭建一个团队,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和若干个项目的磨练,在这个地产行业“慢摇”的时期,应该说是很适合做这件事的。 总之,如果能在调控期内做到人才的优选、优育、优用,就可以在调控结束之后,在市场转暖的时间迅速发力,从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取得优势。 中国房地产业的黄金时间不多了,本轮调控之后的5-8年,很可能是地产业最后的一个快速增长期,如果没有做好准备,机会真的是稍纵即逝。

段磊
 地产 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扩展阅读

2023年11月3日—11月4日,在美丽的厦门海滨五星级万丽大酒店,来自福建省15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60多人参加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企业家研习营。研习中,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2023年9月1日—9月2日,来自福建省晋江市的19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90多人参加晋江市转型赋能企业管理提升之增效降本总裁研修班。晋江市2022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三位,生产总值3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一位正在筹备创业的朋友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企业创业初期的人力资源配备多是朋友+亲戚。首选因素是信得过,能力居次。但是随着企业正常运转起来,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时,创业初期的伙伴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

  作者:姜燕芬详情


所谓利润分享计划,顾名思义,就是一项所有员工参与利润分享的计划。在设计企业利润分享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同层面的人员,根据其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担当的职责及发挥的作用来合理地分享其劳动所得。本文将重

  作者:姜燕芬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