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外资对华技术转移:成功还是失败

 588

而中方主要贡献本地知识和营销技能,包括对当地市场、文化和环境的了解,当地销售人员等。由于这些知识掌握在个体手中,而非蕴含在企业组织中,所以主要以显性知识为主,比较容易转移;外方可以通过参与合资企业的经营或者招募当地员工的形式来获取这些知识。

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采用了先引进“显性知识”以弥补差距,后吸收“隐性知识”以提高水平的方式。通过引入国外的车型、零部件、技术工艺等,中国企业大幅度提高了自身的硬件水平。合资企业为中国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并成为了中方学习产品开放、零部件体系管理、生产管理的良好榜样,使得中国企业进一步获得了“隐性知识”。

从中方学习和转移技术的角度看,在决定是否参与组建合资企业以及选取谁作为合资伙伴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溢出效应”和“中方自身的学习、研发与创新强度”这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中方从合资企业获取技术知识资源等隐性知识的可能性。

图 3,中方获取技术知识四种情境

 

 

情境1:溢出效应型(案例:上海大众)行业内中外资企业之间的能力差距适中,有利于中方向外方学习;中方的学习、研发和创新强度大,有可能汲取外方产生的溢出效应,从而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并形成自主创新。上海大众自合资以来,通过向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全面学习,现在两家合资企业已经拥有独立的开发能力,上汽集团也自2005年开始了自主品牌的独立运作。

情境2:依赖外方型(案例:东风日产)在可能产生的溢出效应上与情境1相同,即中方有较好的外部技术源;但中方缺乏自身的学习、研发和创新,因此容易坐失良机,形成对外方的技术依赖。出于盘活资产的需要,东风与日产(Nissan)进行了全面的合资,但由于自身的水平所限,还不具备很强的研发能力。

情境3:自身努力型(案例:长安汽车)。行业内中外资企业的能力差距过大,中方很难学习外方的技术和管理,也不成为其竞争对手,外部的溢出效应小;但中方有很强的学习和研发投入,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提升技术能力和创新。长安汽车在合资的开始时,就特别强调自身的发展能力,现在已经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能够自主研发小型车以及微型车。

情境4:挤出市场型(案例:华晨宝马)。行业内中外资企业的能力差距过大,外部的溢出效应小;同时中方缺乏自身的学习、研发和创新,因而容易被逐出市场,出现挤出效应。华晨与宝马之间由于差距巨大,宝马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非常有限,但合资企业依旧给华晨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和知名度。

在组建了中外合资企业以后,中方从外方学习和技术转移的实际效果,仍会受到一系列动态因素的影响

 

因素

内容

外部因素

1.外方的态度

ü         作为中方的知识源,外方合资伙伴对于合资公司内部知识和技术转移的态度至关重要

ü         外方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给中方提供便利与协助,将极大提高中方的学习绩效

ü         反之,如果外方或者外方的母公司将合资企业视为‘学习竞赛’,就会采取措施进行知识保护,从而降低透明度和开放度,减小中方的学习绩效

ü         外方对于学习协助和知识保护两种不同态度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合资企业中中外双方的信任关系

2.政府的产业政策

ü         政府作为合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合资企业可以产生重大影响

ü         政府可以借助产业政策,影响合资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从而影响中方的学习进程

中方内部因素

1.中方的学习意愿

ü      “学习意愿”指中方从外方合资伙伴那里获取知识和技能,并将之内化为自身知识的愿望和期望的程度

ü      学习目的的存在是高效率学习的首要步骤,高度明确的学习意愿会强化中方的学习能力

2.中方的学习能力

ü         “学习能力”指接受能力以及从其他企业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ü         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其前提条件是学习主体必须已经拥有相关知识才能去吸收和使用新的知识

ü         有效的学习不仅需要不同类型知识的融合,还需要现在的和过去的知识的结合

第三章    全球汽车业的总体过剩是外资技术转移的最大动力

 

汽车产业兼具“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两个行业特征,汽车公司资本投入巨大,产品研发周期长。汽车业的整个产业链,从研发、零部件、整车、销售和售后服务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丰田(Toyota)公司从1983年开始研发的豪华车型雷克萨斯LS400,共投入约5亿美元研发经费,耗时6年时间。

汽车业内的产品周期一般为10年左右,其中5年为研发周期,5年为上市后产品的生命周期。汽车企业不仅要承担相应的时间投入,还要面临经济周期、市场变化等多方位的风险。

这两个因素导致了全球汽车业总体出现了规模化和集中化的趋势,加剧了竞争。一般认为,单车型的产量在30万量/年,汽车企业的产量在400万量/年,是最低的经济规模。规模化和集中化的趋势促进了厂商迅速扩张产能的冲动,并最终促使了竞争加剧和产业重组。

全球汽车产业产能过剩,深刻改变了产业结构

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缓慢,增长点全部来自于新兴国家,促使了技术转移的发生

表 2,全球主要国家汽车产量

 

2000

2005

2008

2010

 

产量

(万辆)

占比

(%)

产量

(万辆)

占比

(%)

产量

(万辆)

占比

(%)

产量

(万辆)

占比

(%)

全球

5,754

100.00%

6,600

100.00%

6,500

100.00%

7,761

100.00%

美国

1,278

22.21%

1,198

18.15%

871

13.39%

776

10.00%

日本

1,210

21.03%

1,080

16.36%

1,156

17.78%

963

12.40%

中国

207

3.60%

570

8.64%

935

14.38%

1826

23.53%

印度

100

1.74%

164

2.48%

231

3.56%

354

4.56%

巴西

169

2.94%

253

3.83%

322

4.95%

365

4.70%

俄罗斯

120

2.09%

135

2.05%

179

2.75%

140

1.80%

BRIC总和

596

10.36%

1,123

17.01%

1,667

25.64%

2685

34.60%

 汽车业 对华 外资 转移 失败 汽车 成功 还是 技术

扩展阅读

2024(第十三届)全国商业数字化技术与服务创新研讨会暨2024(第十一届)全国渠道服务转型巡回首站于3月1日在西安举行。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经济商业模式的推动,数字化在零售行业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作者:mys5518详情


前言  不久前,广东某咨询顾问公司针对职业经理人进行了一项市场调查,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在目前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富人、小资和穷人的认识标准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其中的一个具有戏剧性的结果不免得令人

  作者:冯建军详情


勤劳致富只是说说而已,其实大家更喜欢的是一夜暴富。国人性子急,工作上的事情总喜欢一步到位,做生意更是如此。急的背后,一方面是对物质对金钱对享受生活的渴望,或者说是穷怕了。另一方面是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

  作者:潘文富详情


3G门户旗下GO桌面品牌,被打造为一个活泼有趣、自信睿智、年轻专业、不断创新进  取,真诚对话的掌中“极客”形象,并走出国门,得到了全球用户的关注和赞许。  受邀参加Google I/O大会前夕,3

  作者:李欣详情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从品牌传播到落地销售,从新车上市炒热概念赚足眼球,到引导用户实际到店进而购买,是一个长期而漫长、体系化整合传播的过程。在80、90后汽车消费主力军关注的众多内容载体中,视频能够最直

  作者:李欣详情


陈氏兄弟的成功之道   2023.03.28

1981年,法国陈氏兄弟公司在巴黎13区的“中国城quot;租用了一处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废弃火车货运站,成立了法国第一家专营亚洲食品的现代化超级市场——陈氏百货商场。陈氏兄弟以敏锐的商业眼光,不失

  作者:高定基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