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模式》连载--探寻企业成长的核心逻辑(2)

 作者:郭剑    22

  那么,中小企业成长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这是本书努力思考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回答的问题。本书给出的回答是:模式创新,持续不断的模式创新。


  在模式创新这根主线下,本书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八个观点、三个体系:


  观点一:中小成长型企业面临十大挑战,对应着十个关键词:中国优势与中国企业优势;微利时代;全球化;产业新趋势;价值链重构;消费者主权;资本力量;组织能力;人才挑战;同质化思维。


  观点二:众多中国企业呈现出“一技之长+术的成功”的“技术”型成长路径,背后所体现出的无非基于本土的三大优势:市场优势、营销优势、成本优势。这种“技术型成功企业”正在遭遇越来越大的挑战。


  观点三:企业成长性评价基于四项关键指标:净成长率即剔除企业外部因素后的内源性成长速度;心理市场地位即基于价值认同与品牌影响的市场地位评价;价值创造能力即客户价值、赢利能力与价值链地位综合评价;体系均好性即文化、战略、组织、团队四维度均好性整体评价。


  观点四:行业差异、规模大小、历史长短、资源优劣等等并非决定企业成长性的根本要素,企业成长的核心逻辑在于模式创新。在模式创新的思维体系下,任何企业都可能走上卓越的价值创新与持续增长之路。


  观点五:从持续的层面分析,企业成长呈现出由资源而运营、由运营而模式的三重境界。极少创新乃至创造了成长模式的企业处于金字塔之塔尖,更多培养以至培育起运营优势的企业处于金字塔之塔腰,众多依托甚至依赖于资源占有的企业处于金字塔之塔基。


  观点六:成长模式本质上是一项创新性思维体系。模式创新从挑战传统思维开始,企业需要实现规模增长到价值增长、由内向外到由外向内、封闭自主到开放协同三大思维转型,从根本上构建全新的思维体系。


  观点七:创新者往往是孤独的。技术层面的思考和操作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有没有独孤求败的勇气,有没有特立独行的思维,有没有愈挫愈奋的坚忍,这是模式创新者面临的真正考验。知易行难恰恰是成功者寡、失败者众的根本原因之一。


  观点八: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相伴相生。缺乏能力支持的模式创意只能是空中楼阁,模式创新的最终成功和不被模仿从根本上依赖于形成与模式相匹配的独特能力。成功的模式创新背后体现的是三大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运营创新能力。


  三个体系则是成长模式概念体系、模式创新思维体系、模式创新流程体系,这是贯穿本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工具,是本书的主体内容。


  成长模式概念体系包括五项核心要素:战略定位(市场定位、业务定位、价值定位);客户价值(客户需求、价值主张、性价比);赢利模型(价值获取、战略定价、目标成本规划);战略控制(客户忠诚、战略地位、模仿障碍);运营能力(显性资源与能力、隐性资源与能力)。


  模式创新思维体系包括三条核心路径:需求创新(“删减-嫁接-转换-整合”四步思维框架);产业洞察(洞察产业本质特征、洞察产业发展趋向、洞察产业关键环节、洞察产业消费趋势);价值整合(资源整合、产业整合、价值链整合、价值网整合)。


  模式创新流程体系包括三个核心步骤:建立系统思维(“战略定位-成长模式-运营能力”金三角);成长模式创新(“需求创新-产业洞察-价值整合”金三角);检测成长模式(“客户价值-赢利模型-战略控制”金三角)。


  中国经济的成长需要一批批的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和谐地成长,而目前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成长模式的关注和研究还相对较为薄弱,期望本书能够对此有所贡献。限于作者的认识水平与知识能力,书中定有诸多不当甚至错误之处,诚恳地期待和欢迎各种批评、意见和建议。


郭剑
 成长模式,连载,探寻,企业,长的

扩展阅读

2023年11月3日—11月4日,在美丽的厦门海滨五星级万丽大酒店,来自福建省15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60多人参加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企业家研习营。研习中,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2023年9月1日—9月2日,来自福建省晋江市的19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90多人参加晋江市转型赋能企业管理提升之增效降本总裁研修班。晋江市2022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三位,生产总值3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一位正在筹备创业的朋友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企业创业初期的人力资源配备多是朋友+亲戚。首选因素是信得过,能力居次。但是随着企业正常运转起来,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时,创业初期的伙伴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

  作者:姜燕芬详情


所谓利润分享计划,顾名思义,就是一项所有员工参与利润分享的计划。在设计企业利润分享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同层面的人员,根据其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担当的职责及发挥的作用来合理地分享其劳动所得。本文将重

  作者:姜燕芬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