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经商的哲理智慧

 作者:于仰跃    80

 温州商人是一群神秘部落,他们往往能从没有市场处找出市场,从鲜为人知的边缘经济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温州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特有的创业风格和经营手段。

  天下没有不敢去的地方。

  温州老板无论在哪里都能创业,都能很快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

  “适应人家的要求,我们才能生存、才能赚钱。”一位温州商人这样说,这位温州商人在杭州边上的富阳农民城里建了一座温州商城,从设计施工到产业规划,“每天都想怎么才能适合杭州人、富阳人的要求,适应当地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有了这种适应能力,温州的产品具备了竞争实力。时间可以准时,款式可以按要求不走样,价格可以最低,低到令人难以相信。

  但问题就出在这“低得令人难以相信”的价格上,因为价低而又质优是有限度的,一旦低于这个限度,在别处一般是不会接受订货的。但温州人没有让客户失望的习惯,再说到了家门口的生意放跑了,在自己是失败,在别人是笑话。最终,七八元钱一双的“礼拜鞋”满足了鞋商的要求。

  或许,绝大多数温州人对达尔文及其“适者生存”理论并不知晓,不过,他们却以自己的实践向人们显示出了温州人精神的实质:适者生存。

  运动战和阵地战交替。

  温州人多地少,他们只能向外拓展,不断寻找一个个新的生存空间。也因此,温州商人在全国散布最广,南至三亚,北到漠河,西抵拉萨,东临青岛,到处可见温州人的踪迹。

  最初他们以手工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如理发、补鞋、裁缝,一个个游兵散勇燕子般地南来北往。后来,他们发现各地时常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纷纷开辟新的商场或商品集散地。

  每到这时,散兵游勇就聚到了一起,出谋出钱出力,一定要在竞标中拔得头筹。也因此,在全国很多城乡都有以温州人为主的商场或商品一条街。有的一个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很多分公司、分销点、办事处,将温州人的商品意识传达给当地,辐射到周边。目前,在巴西、南非、欧洲、美洲都出现了新的温州人经商的网点。

  温州人的攻伐之术的特

  点是:集中强大“兵力”攻下一座“城堡”,而后从家乡搬来很多愿意经商的“兵勇”,安营扎寨守住阵地,除非是市场衰落,否则绝不后撤。可以说,这是运动战和阵地战的巧妙结合。
  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温州老板有个特点:年轻、头脑活,能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而且决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见到什么市场前景好,认准了立即调转枪口投资。举凡服装、皮衣、皮件、建材、陶瓷、灯具、印刷、电器等等,一个温州老板在他的投资生涯中可以涉足数个不同的领域。现在的温州老板没有不敢投资的行业,只要能带来利益,没有不敢去投资的地方。

  叶世光是1995年到南京投资的,当时投资什么心中无数。他注意到当时南京的饮食、休闲很火爆,便多次去消费,了解他们的消费结构。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这个行业,因为他感到消费热点不一定是投资热点,往往市场越火,投资越要谨慎,恰恰是在需求和市场的空当和矛盾中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就在他想开办公司租房子时,他注意到当时南京办公房难租到,价格也高。于是,他决定投资数千万元开发中低档的商务中心。这一招果然击中市场要害,他的诺亚商务中心建成后,由于市场定位准确,一经招商,立即吸引了许多中小公司认同入住,几年来,出租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南京大量高档写字楼因为租金太贵而闲置。

  拼抢速度。

  美国1983年春节,一位温州华侨从美国家里打来电话:“美国警察总署消息,美国警察要换服装,34万人,需要68万副标章,每人两套就是130多万。你们可不可以做?”

  两个温州个体户心急火燎地直奔美国,向美国警察总署署长阐述意向。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做出一流标章,两个温州老板不温不火地说:“中国有句古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你们派两位专员到中国去看一看,费用我们全包。”更多详细信息可以访问bbcdiy全方位导向网

  也许美国人有“不去白不去”的心思,两位警察署专员来到温州,工人当场表演了从投料到成品只需35分钟的过程。几天后美国人带着100副样品回去了。美国警察总署头头们一看,价格只有本地一半,而且不需要定金,成交。温州人如法炮制又做成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和驻港部队标章的生意。

  温州老板抢占市场的速度实在令人叫绝,往往是头一天打听到某个商机,第二天就能拿到订单。“抢”字点明了温州老板做生意的一大风格。

  不贷款也能做生意。

  温州老板做生意很少从银行贷款,他们有自己的融资渠道。一是朋友互助。温州老板老乡观念很强,极富互助精神。二是赊货变现。温州有一绝:卖人参。全国的参茸市场不在东北,反而在千里之遥的温州。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同等级人参,东北供货价是2000元/公斤,而在温州却只卖1900元/公斤,旁观者傻了。明摆着赔本买卖,温州人是图热闹还是图好看?这样一来,由于价格关系,东北没有形成参茸市场,反而在温州形成了全国专业市场,何等奇妙!

  温州老板做参茸生意,一般第一次订货,开口10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关系熟了后,先付20%~30%的定金,卖掉货后再交钱;关系铁了后,往往不用交定金,来年再付,东北老板觉得铁哥们迟一年无所谓。温州老板与东北老板的看法正好相反,在他们眼中人参不是货而是现金。

  他们的一般做法是接到人参后,迅速在市场上销售,甚至低于进货价,变现后的一年可以做五六回其他生意。这样到年底,人参生意虽然亏了,其他买卖可赚了不少钱,盈亏相抵,利润颇丰,这样温州老板有了一个货源不断的民间银行。用这种巧妙的融资方式来增加流动资金,再将其投入到最赚钱的地方,温州老板盘活商业资源的手法真可谓绝了。

  跟仇敌也照样做生意。

  听到温州人论友谊,一温州人对一北京人说:“我一眼就看出你是个可依赖的人,我相信我们会成为朋友。”接着就是具体的帮助内容。北京人说:“你听见了吗?这就是温州人,跟你做朋友是看上你有用。”

  温州人不空谈,不幻想,也不怨天尤人。国家投资少,就自己建设;没有资源就搞眼镜、打火机、纽扣等玩意儿;科研教育水平低就开手工半手工工厂;路窄街头挤就开菲亚特……总之,要干事业就要改变现状,要挣钱就得面对现实,干实的。

  温州人不爱炒股,对此上海人很是不明白。《解放日报》曾把“温州股票不热”当新闻。一向以头脑灵活、精明能干著称的温州人,超前意识强、勤劳而不甘落后,事事都走在国人前头。可是,唯独对股市避而远之。尤其是那些“大款”,投入资金“炒股”的更少。这问题到了温州人这里解释极为简单:不熟不做、不实不干。

  温州人如果跟人吵架闹翻了,又觉得这人够朋友,会很“务实”地化干戈为玉帛。

  做事情从功利出发,而且毫不掩饰,这便是温州人。

  跟北方人一样义气。更多详细信息可以访问bbcdiy全方位导向网

  凡是到过温州的外地人一致认为,温州人具有北方人的豪爽与义气,这是温州人在残酷的商海拼搏中最具优势的人文与个性特点。它大约来自于海风的吹熏吧,温州面对东海。

  温州人穿着良好,饮食讲究,腰板挺直,笑声爽朗。与人做生意时,这综合的因素往往给对方以极大的好感与信任感。而温州人或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或大大让利的手法,或今天吃亏明天或许能收回的聪明气量,都使他们在商场上屡屡得手,意气风发。

  温州人的豪爽来自于他们的自信,他们的友好,他们的诚恳。这是昨天、今天乃至明天温州人做生意的最好的经典!

  敢雇克林顿打工。

  去年7月中旬的时候,国内几家著名网站的首页上摆了这么一条新闻:中国某企业向白宫发了封Email,出价200万美金邀请克林顿总统在卸任后担任该公司“形象大使”。后来,白宫还真的有了回音,尽管那只是封千篇一律的拒绝函。

  这家想让克林顿为自己打工的“中国某企业”其实是组建仅几年的温州法派服饰。对法派的举动,媒体和业界只用脚指头想想就简单地断定为“纯属炒作”。而法派服饰却郑重其事地解释道,克林顿缺钱,为了莱温斯基的官司,总统共欠下1100万美元的律师费,到现在还有500万没买单。

  最近一则报道称,克林顿夫人希拉里已经同意考虑这一邀请。热烈欢迎克林顿同志到温州打工,这是温州人聪明而富有想象的创意。 
 温州人 哲理 经商 理智 温州 智慧

扩展阅读

孙子智慧与渠道招商   2023.03.24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军事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巨著,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巨著,更是一部能够揭示营销

  作者:崔学良详情


今天晚饭后,我收到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先生寄来的《漫画企业细节管理》一书,这是一本几乎有三本书厚的大部头的书,开始我还担心,谁有时间和耐心看这样的巨著呢,但一经打开便爱不释手,竟

  作者:陈步峰详情


--------《新领袖》杂志总编张祖台对话陈步峰教授  我们已经进入顾客经济时代和文化制胜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个个都是文化者、处处均显文化味。服务成为

  作者:陈步峰详情


——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到底害了谁?  曾经被新闻界关注的苏丹红、瘦肉精、硼酸盐、三聚氰胺、甲醛防腐剂、色素、石蜡等食品安全事件,一直都没有得到极度清理和打扫干净,消费者还绷紧着神经,工业酒精兑成名酒,

  作者:陈步峰详情


——北师大快递大叔用诗意短信传递着快意人生  “今日阳光灿烂,室外空气新鲜,出来取件匆匆,纵是时间宝贝,耽误不会太久,久坐易疲劳,取件权作喝咖啡……”3月29日,北师大的学生小唐收到这样一封快递

  作者:陈步峰详情


——评《刘清芳行书——〈彪炳千秋〉》  在中国的文化宝库中,有三种文化或三种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和令世人尊崇敬仰的瑰宝。那就是领袖文化、将帅文化和两弹一星文化。而把这三种文化融聚一书,并不多见,

  作者:陈步峰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