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剖析:“三刀”砍向国企

 作者:邓正红    68


应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家企业的成长、发展、壮大,都与其文化因素有关。尽管这些年来,中国市场环境在日臻完善,并逐步走向成熟,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业集团经过一系列的持续改革,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但这多是以国家政策为主导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并非完全出自于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要求。客观地讲,经过二十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从中看到了很多与计划经济完全不同的东西,体悟到了不少市场经济道理,也实施了不少与市场接轨的内部改革举措。从量上看,国有企业与二十多年前相比确实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但从质上来看,国有企业仍然不像“企业”,这种现象可以从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深入剖析。


  为什么国企不像“企”?我认为,企业文化是剖析国有企业的一把锋利的刀。我这把刀要砍三下,从外向里剥。第一刀砍向国企文化的表层,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第二刀砍向国企文化的中层,是真文化还是假文化;第三刀砍向国企文化的核心层,是活文化还是死文化。下面,我就按这个顺序依次将刀砍下去,剖析情况慢慢听我道来。


  第一刀:国企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


  几十年来,由于“先天”独有的基因,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格局中一直处于一种政策优势地位或者经济主导地位,经济上的雄厚助长了“国老大”的意识,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开放化的今天,这种意识一直还在滋长。这种滋长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一种“不甘示弱”的面子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跨国公司像洪水猛兽般涌入,国内民营企业像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竞争汇集到一个焦点上就是企业文化。那些具有百年文化底蕴的跨国公司以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优势在中国市场上表现出一股强劲的势不可挡之势,而国内一批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广泛吸取中外企业的文化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绽放勃勃生机。


  相比之下,我们的国有企业又怎样呢?正所谓“老大”难,难于上青天。这个难不是市场争夺的难,不是规模实力的难,也不是资源瓶颈的难,而是管理适应的难,是企业魅力的难,是形象品位的难,说到底,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难。不管怎样,“老大”还是老大,尽管企业文化不如人家,但企业面子还是要撑起来,表面上是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可骨子里还是“官老大”的习气不肯在市场经济面前低一下头。于是乎,众多国有企业不得不关起门来做文化,回过头去找文化,群策群力补文化。


  不可否认,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国有企业亦不例外。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它们的文化存量都表现出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战争年代传承下来的革命文化,国家建设初期烙下的创业文化,“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奉献文化,等等。当然,在这些存量文化中蕴含着宝贵的至今还用得上而且需要大力弘扬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敬业奉献的传统精神,但是与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相比较,光有这些革命精神还不够,如果仅以这点文化存量来论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那只是杯水车薪,还只算万里长城的第一步。现在,对国有企业来说,要变革的东西,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令人可喜的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现在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国有企业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竞争,官本位的思想比较浓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从计划经济走入市场经济的时间毕竟只有这么长,国有企业的转轨变型和脱胎换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缓冲过程。国有企业有文化,有自己积极的存量文化,而且值得深入地挖掘整理一下,但并不是说,我们有了这点文化底子就可以与人家走过百年时光的跨国公司论伯仲、比高低,现在我们真正要学的是百年老店的那种坚定执著精神,那种与“市”俱进精神,那种永无老气、充满青春活力的精神。不管我们的文化是寻根问祖找出来的,还是几个秀才整出来的,关键是我们的文化是不是符合企业战略的,是不是反映了企业做事处世的态度,是不是表现出企业里里外外的统一。如果以这些标准来评价当今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我敢断言,能够合格的只怕为数寥寥。


  我之所以用“有文化还是没文化”作为剖析国有企业的第一刀,就因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是以遵循路径依赖为前提的,路径依赖是什么?就是特定市场、用户价值、企业历史和文化背景。这里暂且不论特定市场和用户价值,就从企业历史和文化背景来看,国有企业尽管有一些历史沉淀和文化基础,但并不足以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家麦当劳、可口可乐公开就讲,它们卖的是品牌,经营的是文化;现在我们的国有企业恐怕没有几家可以说,我们卖的也是品牌,经营的也是文化。为什么?在市场经济面前,国有企业缺的就是品牌,就是企业文化。


  别看现在的国有企业上至国资委,下至一般的地方小国企,企业文化建设搞得那么火热,搞得似乎有板有眼,但我总认为这是“虚火”,缺少持续燃烧的后劲,终究烧不了多久。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不是因企制宜打造企业百年的核心动力,而是靠行政在推动企业文化运动。不少国企老总或多或少在不同场合表现出这样的言论,“现在企业都在搞企业文化,我们不搞不行啊!”“与国外企业交流,人家都有成套的企业文化,我们比不过人家。”“国资委这几年对企业文化建设抓得很紧,上面要求这样做的。”“咱们上市公司按要求向股民披露情况,企业文化这块内容不能没有。”……如此等等,也反映了现在大多数国企的文化建设是被动的,是上面要求的,是被逼无赖的,而不是企业发自内心,主动去做的。


  所以,我这第一刀剖析国有企业的结果是,国企既有文化,有自己的存量文化,又没有文化,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增量文化,没有真正发自企业内心、符合企业长远发展要求的个性文化。


  第二刀:国企是真文化还是假文化。


  如果说,我的第一刀是砍向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表层,那么,这第二刀是砍向国企文化建设的中层。或许,我的第一刀分析得并不客观,有国企不服气,“凭什么说我们没有文化”,那好,我这第二刀就是砍给那些不服气人们看的。你不是有文化吗?再砍一刀看看,你的文化到底是真文化还是假文化!


  我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是善于做文化的高手。为什么这么说?我看很多国有企业为了响应市场、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正在加快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有的企业确定企业价值观和核心理念,不会找词汇,就到处寻章摘句,就捡最漂亮、最时髦、最能煽动人心的话往自己企业脸上贴,有的为了避抄袭之嫌,就改头换面,换一种说法,有的就干脆将这个任务转包给社会上的咨询公司。一夜间,就能将企业文化的种种要素完全补上来,看起来还真有那么一回事。我曾问过一家国企的同行,说他们的企业文化做得很有特色,而且可以与某某知名跨国公司媲美。这位同行暗地里给我吐露实情,说就是参照那家跨国公司的,我说你们企业也是很知名的,而且有自己的文化基础,为什么不按自己企业的路子来梳理文化,干嘛照搬别人?他说这样省时省力省钱,而且人家的文化已经市场检验了的,这样更具权威性。


  还有一个例子,我在北京做企业文化的时候,一位在读研究生自称是某某知名企业文化教授的高足,听到某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正在做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就主动上门推销自己。为了证实自己的实力,他当场搬出厚厚的一个大部头,说是给河南某国有矿企业做的企业文化项目。这个部头看上去很气派,就像一本汉语大词典,我翻了翻,企业文化的内容比较全面,就是没有什么个性的东西,而且看得出,他们为这家企业做文化,并没有费多大工夫,因为里面的内容,无非是把这家企业已有的五花八门的制度、产品、技术、管理程序、形象识别等按时下流行的企业文化模子进行分门别类,然后再包装一下,内容看起来多,其实很简单,没什么特色。其中还有一个插曲,之前这个人来过我做文化的那家企业,当时还拿走了一份企业文化建设初稿,他这次来推销,领导一翻他带来的那个部头,竟然发现这家国有矿企业的企业文化纲要与他拿走的那份企业文化纲要初稿一模一样,而且没有改一个字,当时领导感到很惊讶,也很气愤,说:“你们做咨询的就这么拿我们的东西为他人作嫁衣!”


  我举上面两个例子,也许只是几个特殊的案例,不能代表整个国有企业,但是,有一点可以证明,国有企业现在的企业文化来得都比较容易,甚至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俗话说:事非经过莫知难。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企业一辈子的大事,也是企业几代甚至千秋万代的基业。国有企业的文化如果自身不经历一番阵痛,怎么会有真正属于企业自己的文化。像上述两个例子,虽然表面上看企业很重视,但那是不负责任、极端草率的行为。人家跨国公司经历百年的文化积累和经营管理感悟,才有今天独特的企业个性和核心竞争力。我们看人家的企业文化往往表现出来的是最优秀的一面,说的本质一点,就是只看到了跨国公司百年之后形成的企业文化模式,但不能体会到它百年磨练的艰难历程。当然,我们学习人家好的经验和做法,尽可以大胆实施“拿来主义”。可以肯定地说,现在这些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成果是经过市场洗礼和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之后形成的企业文化结晶。国企如果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为我所用,有助于我们迅速缩短与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差距。


  我第一刀砍的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从上述例子可以得知,应该多数国企都有自己可以搬得出而且可以登堂亮相的文化了,所以,为了进一步解剖有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我不得不砍下第二刀,国企文化是真文化还是假文化。既然多数国企文化来得都比较容易,做得都比较痛快,正所谓来得容易去得快,这种作秀的文化终究不是企业自己的,终究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所以,我说是假文化,这个“假”并不完全是真假的意思,还有通假字的引申,就是借来的文化。


  有的国企虽然有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但是“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制度不定、人治代替法治,有制不行,有章不循,我说这只是执行力不强造成的,只要循序渐进,逐步治理改善,终究会走上文化管理的轨道。所以,像这类国企文化不能一概而论真假,而是要看企业文化是否真正落地了。


  第三刀:国企是活文化还是死文化。


  前面两刀,完成了对国企文化两个命题,即有和无、真和假的剖析。现在,我要挥舞第三刀砍向国企文化最致命的核心层,剖析国有企业的文化是活文化还是死文化。


  在我看来,所谓活文化,就是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能够使企业充满活力,青春永驻,能够管今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企业文化。活文化的主要特征是能够适应市场和环境变化,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充满创新精神和变革思想,不但与时俱进,而且与“市”俱进。所谓死文化,从状态上讲,这种文化像死水一潭,没有活力,不能应对各种挑战,在一定的稳定环境中,这种文化也许可以暂时维持企业的生存,但是不能促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壮大,这种文化持续下去,只能加速企业的衰落,最终走向死亡。


  当然,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的生死还不能完全由市场说了算,市场顶多还只是判断国企生死的一个预警指标,国企的生杀予夺权力很大程度上还操持在政府手中。正如要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一样,企业价值到底多大,按照评估操作程序,肯定要剔除一些非正常因素,就是把那些有失公正和非常因素排除掉,最后再对企业本身的进行价值评估。我这第三刀砍下来,也不考虑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左右权,完全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判断国企文化到底适不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到底是活文化还是死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人们对搞好国有企业倾注了太多的精力、智慧和辛劳,但结果并不令人乐观。现在人们说,国企最大的难题是改革,最大的弱点是缺乏竞争力,缺乏核心竞争力。


  拿改革来说,改革开放进行了多少年,中国国有企业就进行了多少年的改革。大的产权制度改革姑且不谈,就现在国有企业普遍推行的分流改制、资产重组、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改革来说,效果并不很佳,由于国有企业自身承担着维持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有许多国企出现了走回头路的迹象。还有,企业内部管理上的改革,一旦遇到利益问题、人事问题,就会出现中梗阻,企业为了不影响全局的改革,总会在改革的局部问题上实施变通,尽量让当事人满意,从而导致改革走样、走形式的现象层出不穷。


  国企改革是一场革命,但是真革命还是假革命,这是由国有企业的文化特征决定的。国有企业与国外企业竞争为什么缺乏竞争力?我认为,主要是国有企业投入的成本和付出的成本太高,投入成本高是因为人员多、负担重,而且国企管理机构庞大,内部损耗太大,导致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付出成本高是因为每推行一项管理上的变革,总要经历一个由阻止到不适应到磨合再到低效率起步的艰难过程,其中付出的管理成本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都是巨大的,应该说,这个付出的管理成本,就是国有企业在变革过程中造成效益流失的一个特大黑洞,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难,说明国有企业本身的文化就缺乏适应性,企业文化本身就应该变革,或者再造,或者重塑。


  谈到国企的创新问题,前不久,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在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的有关论坛上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一些产业领域正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对外技术依赖,大到飞机、汽车、制造装备,小到服装、日化用品,国外品牌和国外技术主导的格局日益显现”。


  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国家战略的当今,“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实,既表明我们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同时也说明国企的文化缺乏活力,因而不能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氛围。胡锦涛总书记年初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国有企业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主战场,本身就承担着创新主力军的作用,但是国企要实现真正自主创新的行为,首先要从企业文化建设上激发活力。如果文化还是一潭死水,创新就没有动力。


  总的来讲,我这第三刀砍出来的结果是,当前国有企业文化中“死”的成分居多,活力不大。只有当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真正提升的时候,国企的企业文化才能是真正“活”了文化。

 剖析 国企 文化

扩展阅读

法国新任财政部长莫斯科维奇近日宣布,政府将在7月份推出法令,对国企高管薪资封顶,以兑现奥朗德的竞选承诺。  这是继征收税率为75“巨富税”的承诺之后,又一颗在欧洲乃至全球舆论中激起千层浪的石子。  

  作者:李晴详情


系列专题:企业文化建设一则关于“毕姥爷”的“不雅视频”最近被炒的沸沸扬扬,把一向以幽默著称的老毕推到风口浪尖上。从节目暂停到停职,再到深入调查,看来老毕以后很难以主持人身份跟观众朋友见面了。  视频中

  作者:贾同领详情


  1、夯实“决定文化营销成败“的三大基础因素  成功的文化营销应能既很好地适应特定的本土社会文化背景和环境,又能很好地融入具有时代特征的特定的文化事件和符合品牌的个性和品牌文化建设路径。  基础因素

  作者:刘云详情


我们去餐馆消费,不会接受变质的食物;我们喝牛奶,很害怕有三聚氰胺;我们买一件商品,希望他品质过硬。企业聘请一个职业经理人,希望经理人具有纯洁的品格。  不纯洁的职业经理人就像贪官污吏一样,是企业的蛀虫

  作者:高定基详情


(注:陈步峰先生系中国服务文化新科学的开创者。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中国酒店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现代管理学院研究员,润石服务文化研究院院长; MBA爱达经理学院教授,杭州金融学院特聘教授。首批

  作者:陈步峰详情


陈步峰先生以“潜心传播文化业,俯首甘为拓荒牛”自勉,专心致力于服务文化的研究传播,发表文章400余篇,出版《成败大扫描-服务文化案例启示录》《打造金牌服务》《服务文化决胜未来》等系列专著。提出传播的

  作者:陈步峰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