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组织(ppt)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生产过程组织(ppt)
生产过程组织
价值形成过程:
(二)生产过程的组成
1.横向展开
①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技术准备工作。
②基本生产过程。是指直接把劳动对象变为企业基本产品(是指以销售为目的,满足社会或市场需要而生产的产品)的过程。
③辅助生产过程 。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正常进行而从事的各种辅助产品及劳务的生产过程。
④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的过程。如原材料、半成品和工具的保管、运输、供应,以及试验与理化检验等。
⑤附属生产过程.是利用企业的边角余料或废料进行生产的过程。
企业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基本生产过程,其他部分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管理模式、专业化程度等具体情况,包括在企业生产过程之中,或由专门的单位来完成。
生产过程组织
2.纵向展开
①工艺阶段
工艺过程是指直接改变劳动对象的性质、形状、大小等的过程。
②工序 工艺工序 非工艺工序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③工步
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生产过程组织
二、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的定义
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
划分生产类型的意义
★各个企业的产品品种、数量以及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设备、工人技术水平、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有许多差异,其管理体制、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对于生产管理,同一生产类型,具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性。
★合理划分生产类型,就可以研究和选择合适的生产管理方式,使企业有好的经济效益。
生产类型的划分
(一) 连续性生产和离散性生产
1.连续性生产是指物料连续、均匀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化工、炼油、冶金、食品、造纸等.流程式生产.
组织管理特点:产品工艺加工过程相似;按工艺流程布置生产设备;车间、工段按工艺阶段划分;
组织管理重点:保证原材料、动力的连续、不间断供应;加强维护保养;实时监控;保证安全生产.
2.离散性生产是指物料离散地间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轧钢、汽车制造、服装等.加工装配式生产.
组织管理特点:零件加工彼此独立;通过部件装配和总装形成产品;协作关系复杂;管理难度大.
组织管理重点:控制零部件的生产进度,保证生产的成套性.
生产过程组织
(三)合成型、分解型、调制型和提取型
1、合成型是将多种劳动对象进行加工、装配或合成一种或数种产品的生产。如加工装配性质的机械加工厂、数种原料合成为氨的化肥厂等。
2、分解型是对一种主要原料进行加工、分解成多种产品的生产。如炼油厂等。
3、调制型是通过改变加工对象的形状或性能而制成产品的生产。如轧钢厂等。
4、提取型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产品的生产。如煤矿等。
一个企业的生产过程可能采用多种生产方法,企业的生产类型由起主要作用的生产方法来确定。如机床厂属于合成型,同时兼有调制型,如铸造、锻压、热处理等。
生产过程组织
划分生产类型的方法
1、按工作地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类型.首先确定工作地的生产类型,然后根据工作地类型,确定车间和企业的生产类型。
在具体划分工作地生产类型时,可采用工序数目法和大量系数法。
工序数目法
是根据工作地经常负担的工序数目m,来确定工作地生产类型的一种方法。具体参考表3-1:
生产过程组织
表3—1划分工作地生产类型的m与Kb参考数据表
大量系数法
★计算工序的大量系数,参考表3-1,确定工作地类型。工序的大量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Kb=ti/r
式中: Kb—工序的大量系数;
ti—工序的单件时间(分/件);
r—零件平均生产节拍(分/件)。
★零件平均节拍可用下式计算:
r=Fe/N
式中: Fe — 年度有效工作时间(分);
N — 年度零件生产数量(件)。
将r代入Kb中,可得: Kb=ti N / Fe
与工序数目的关系: Kb=1/m
生产过程组织
2、按产品大小和产品年产量来确定生产类型
表3-2机械工业企业生产类型的划分
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类型对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表3-3)
生产过程组织
改变生产类型的途径
1、积极发展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减少企业承担的产品和零部件种数,增加同种产品和零部件的产量,增加生产稳定性,提高工作地专业化程度。
2、改进产品设计,加强标准化工作。提高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和标准化水平,减少产品和零部件种类,增加同种产品和零部件产量。
3、改进和提高工艺工作,开展工艺典型化工作,推广成组技术,增加零部件生产批量。
4、采用先进工艺装备,缩短更换品种所需时间。
5、组织同类型零件的集中生产,减少同期生产的产品种数。
成组技术:充分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许多具有相似信息的研究对象归并成组,并用大致相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组研究对象的生产技术问题,这样就可以发挥规模生产的优势,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三、生产过程的组织
(一)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参考P80)
1.连续性 产品和它的零部件在生产过程各环节上的运动始终处于连续的
状态,不出现或少出现不必要的中断、停顿或等待的现象。时间、空间
(1)优点: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数量,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利用设
备、物资,减少等待损失,改善产品质量。
(2)措施:符合工艺路线的总体布置;作业安排紧密衔接;提高机械化、
自动化水平;采用先进组织形式;提前做好生产准备。
2.平行性 生产过程的各项活动各工序在时间上实行平行交叉作业。零件
平行;工序平行。
3.比例性或协调性 生产过程各阶段、各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性。具体体现在工人人数、设备数量、生产速率、开工班次上。
措施:注意产品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问题;加强计划管理。
4.均衡性又称节奏性 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都要保持按计划有节奏、均衡的进行。要求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生产相等或递增数量的产品。投入、生产和出产。
5.适应性企业的生产过程要适应市场复杂多变的能力。
(二)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也称生产结构)
1、目标:从空间组织中获得最大的效益。
(1)最短的路线 (2)最大的灵活性
(3)最有效的面积利用 (4)最良好的工作环境
(5)最合理的发展余地
2、要求:
(1)符合加工过程的要求
(2)靠近布置原则 密切联系的、同类性质的;尽可能紧凑。
(3)发展原则(适应生产变化的需要)
(4)有利于安全与健康
(5)充分利用外部环境的便利条件。
生产过程组织
3、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
(1)生产技术准备部门。是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提供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装备设计、非标准设备设计等技术技术文件,并负责新产品试制工作的部门。
(2)基本生产部门。是直接从事企业基本产品生产,实现企业基本生产过程的单位。对于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一般有下列车间(分厂):①准备车间。包括:铸造车间、锻造车间、水压机车间、备料车间等。②加工车间。包括:机械加工车间、冲压车间、铆焊车间、热处理车间、电镀车间等。③装配车间。包括:部件(总成)装配车间、成品装配车间、油漆车间和包装车间等。
生产过程组织
(3)辅助生产部门。是为基本生产提供辅助产品或劳务,实现辅助生产过程的生产单位。大型企业一般有下列车间(站、所):①辅助车间。如工具车间、木模车间、金属模车间、机修车间、电修车间、建筑修理车间等。②动力部门。如热电站、压缩空气站、煤气站、氧气站、锅炉房、变电所等。
(4)生产服务部门。是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提供服务,实现辅助生产过程的单位。大型企业常包括: ①运输部门。如汽车库、机车库、装卸队等。 ②仓库。如材料库、半成品库、工具库、设备库、成品库等。③试验与计量检验部门。如试验室、计量室、技术检查站等。
生产过程组织
4、影响生产单位组成的因素
(1)企业的产品。影响企业生产单位组成的产品因素主要有:
①产品品种。企业的产品品种决定企业应配置哪些生产车间。
②产品的结构特点。产品的结构特点决定产品加工及毛坯的种类。
③产品的工艺特点。产品的工艺过程不同,其劳动量的组成也不相同,影响生产单位的组成。
(2)企业的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
①企业的专业化形式不同,要求企业的生产单位组成也不同。
②企业的协作化水平不同,企业的生产单位组成也不相同。
(3)企业的生产规模
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与企业的生产规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企业的规模愈大,所需的生产单位的数目愈多,规模也愈大。
(4)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5)厂区的集中与分散、厂区面积的大小等,也影响企业生产单位的设置。
生产过程组织
(3)混合原则
又称综合原则,是综合运用工艺专业化原则与对象专业化原则,来建立生产单位的原则。按混合原则建立的生产单位兼有前两种专业化的优点,是一种较为灵活的专业化形式。它主要有两种形式:
1)在对象专业化基础上,采用工艺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如齿轮车间又分车工工段、磨工工段等。
2)在工艺专业化基础上,采用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如装配车间又分变速箱工段和总装工段等。
生产过程组织
6、工厂平面布置
工厂布置是指对工厂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的安排。工厂布置包括平面布置、立面布置和运输通道等的设计。而平面布置是工厂布置的主要内容,它包括工厂平面布置和车间平面布置。
企业的三个利润源泉:
第一利润源泉:降低物资资源消耗
第二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利润源泉:物流
生产过程组织
(1)目的:在于保证企业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最好的经济效果,保证职工的安全健康和良好工作环境,实现文明生产。
(2)要求:
1)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运输尽可能符合工艺流向,运输线路尽可能短,并避免交叉往返运输。
2)协作单位尽量靠近布置。
3)充分利用现有运输条件。
4)合理划分厂区,把同类性质的车间、建筑物布置在一个区域内,在满足生产需求及防火卫生要求的条件下,平面布置尽可能紧凑,减少工厂的占地面积。
5)符合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要求,并注意美化与绿化。
6)为改建和扩建留有余地。
生产过程组织
(3)方法
1)物料运量图表法
根据各单位的物料运输数量来确定这些单位的相互位置的一种方法。①统计车间物料流量,绘制物料运量表。②优先安排运量最大的车间,然后将与它流量最大的靠近布置,以此类推。③最后,考虑其它因素进行改正和调整。
生产过程组织
2)作业相关图法
根据关系密切的原因确定出各单位密切程度。
生产过程组织
[例]一快餐店欲布置其生产和服务设施。该快餐店共分6个部分,计划布置在2×3(两行三列)的区域内。
生产过程组织
4。画出X关系图(如图3)
5。安置各部门(如图4)
生产过程组织
7、车间平面布置
*车间平面布置就是正确确定车间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及车间基本生产部分的设备的相互位置。车间平面布置是否合理,关系到车间面积的合理利用、安全生产、车间内部运输是否合理以及生产周期的长短。最后反映在车间甚至企业的经济效益上。
*在设计车间的平面布置之前,必须根据工厂和车间的生产大纲、加工或装配的工艺规程确定工艺路线及机床设备、起重运输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生产过程组织
(1)车间设备布置的原则
1) 按生产流向和工艺顺序布置设备,并注意运输方便。尽量使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成直线流动,流程最短,将倒流减少到最小限度。加工大型零件的设备应集中布置在有相应载重量的桥式起重机的车间中,加工大型零件及长料的设备应布置的靠近车间入口处,以方便运输。
2) 确保生产安全,工作环境良好,并考虑到操作方便。
在保证安全和设备维修空间的同时,要尽可能创造良好的的工作环境,使采光、照明、通风、取暖、防暑、防尘、防噪音。卫生等条件良好;工具、工位器具等放在合适的位置,便于工人完成作业。
3) 合理利用车间生产面积。
各车间内布置的生产线、或设备的面积应相等,避免剩留不便利用的面积;合理确定机床、墙壁、柱子、通道之间的距离。
4) 有利于维护机床精度。
对于精密设备,应布置在受振动、粉尘、电磁场影响最小的地点,保证其正常使用和减少磨损。
生产过程组织
(2)车间设备布置的基本方式
按机床类型布置车间设备方式。
它是把同类设备布置在一起,形成同类机床组成的设备组,分区进行布置。这种方式适用于工艺专业化车间,及车间内工艺专业化工段或设备组的设备布置。
2) 按工艺顺序布置车间设备方式。
它是按生产对象的加工顺序来排列各种设备,形成一定的生产线、流水线和自动线。这种方式适用于对象专业化车间或工段。车间设备的排列有纵向排列、横向排列、斜向排列和不规则排列方式。
生产过程组织
(3)车间设备布置方法
车间平面布置包括正确确定车间内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及车间设备的位置。其方法有设备布置草图、模板或模型布置、从至表试验法和线性规划方法,在此仅介绍前三种方法。
1) 设备布置草图 是按设备特点和车间设备布置原则,合理确定设备位置,按比例把设备、工作台、工具箱等表示在车间平面图上,并用符号表示机床类型。
2) 模板或模型布置 是用厚纸板、塑料布等仿照设备外型制成模板或用塑料、木料等做成外形同设备相同的模型,在车间平面图上或厂房建筑模型内进行排列,反复比较,求得最适当的设备布置方案。
3) 从至表试验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求物料总运量最小的布置方案的方法。比较适合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情况。
生产过程组织
(1)选择典型零件,制定典型工艺路线,确定机床设备
(2)制定初始方案,统计设备间移动距离
(3)确定零件在设备间的移动次数和单位运量成本
(4)用实验法确定最满意的方案
[例]一金属加工车间有六台设备,已知其加工的零件品种及加工路线,零件在设备间移动次数和单位移动成本如表所示。请确定最佳布置方案。
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过程组织
(三)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的基本目标就是节约产品加工时间,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各劳动对象在各生产单位、各工序之间的移动方式和投产顺序。而劳动对象在各工序之间的移动方式是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的基础。它主要受产品数量、工序加工单件时间、工艺路线等的影响,产品或零件加工的移动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顺序移动方式
(二)平行移动方式
(三)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1.顺序移动方式
(1)特点:整批移动
(2)图示:
2.平行移动
(1)特点:单件移动
(2)图示:
3.平行顺序移动
(1)特点:两者结合,
扬长避短。
(2)图示:
生产过程组织
作业
某零件批量为6件,共5道工序,各工序的单件工时分别为:t1=5分, t2=2分, t3=5分, t4=3分,t5 =4分,试用图解法和计算法求出该批零件不同移动方式的生产周期(工序间其他时间不计).
生产过程组织(ppt)
生产过程组织
价值形成过程:
(二)生产过程的组成
1.横向展开
①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技术准备工作。
②基本生产过程。是指直接把劳动对象变为企业基本产品(是指以销售为目的,满足社会或市场需要而生产的产品)的过程。
③辅助生产过程 。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正常进行而从事的各种辅助产品及劳务的生产过程。
④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的过程。如原材料、半成品和工具的保管、运输、供应,以及试验与理化检验等。
⑤附属生产过程.是利用企业的边角余料或废料进行生产的过程。
企业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基本生产过程,其他部分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管理模式、专业化程度等具体情况,包括在企业生产过程之中,或由专门的单位来完成。
生产过程组织
2.纵向展开
①工艺阶段
工艺过程是指直接改变劳动对象的性质、形状、大小等的过程。
②工序 工艺工序 非工艺工序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③工步
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生产过程组织
二、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的定义
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
划分生产类型的意义
★各个企业的产品品种、数量以及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设备、工人技术水平、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有许多差异,其管理体制、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对于生产管理,同一生产类型,具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性。
★合理划分生产类型,就可以研究和选择合适的生产管理方式,使企业有好的经济效益。
生产类型的划分
(一) 连续性生产和离散性生产
1.连续性生产是指物料连续、均匀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化工、炼油、冶金、食品、造纸等.流程式生产.
组织管理特点:产品工艺加工过程相似;按工艺流程布置生产设备;车间、工段按工艺阶段划分;
组织管理重点:保证原材料、动力的连续、不间断供应;加强维护保养;实时监控;保证安全生产.
2.离散性生产是指物料离散地间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轧钢、汽车制造、服装等.加工装配式生产.
组织管理特点:零件加工彼此独立;通过部件装配和总装形成产品;协作关系复杂;管理难度大.
组织管理重点:控制零部件的生产进度,保证生产的成套性.
生产过程组织
(三)合成型、分解型、调制型和提取型
1、合成型是将多种劳动对象进行加工、装配或合成一种或数种产品的生产。如加工装配性质的机械加工厂、数种原料合成为氨的化肥厂等。
2、分解型是对一种主要原料进行加工、分解成多种产品的生产。如炼油厂等。
3、调制型是通过改变加工对象的形状或性能而制成产品的生产。如轧钢厂等。
4、提取型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产品的生产。如煤矿等。
一个企业的生产过程可能采用多种生产方法,企业的生产类型由起主要作用的生产方法来确定。如机床厂属于合成型,同时兼有调制型,如铸造、锻压、热处理等。
生产过程组织
划分生产类型的方法
1、按工作地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类型.首先确定工作地的生产类型,然后根据工作地类型,确定车间和企业的生产类型。
在具体划分工作地生产类型时,可采用工序数目法和大量系数法。
工序数目法
是根据工作地经常负担的工序数目m,来确定工作地生产类型的一种方法。具体参考表3-1:
生产过程组织
表3—1划分工作地生产类型的m与Kb参考数据表
大量系数法
★计算工序的大量系数,参考表3-1,确定工作地类型。工序的大量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Kb=ti/r
式中: Kb—工序的大量系数;
ti—工序的单件时间(分/件);
r—零件平均生产节拍(分/件)。
★零件平均节拍可用下式计算:
r=Fe/N
式中: Fe — 年度有效工作时间(分);
N — 年度零件生产数量(件)。
将r代入Kb中,可得: Kb=ti N / Fe
与工序数目的关系: Kb=1/m
生产过程组织
2、按产品大小和产品年产量来确定生产类型
表3-2机械工业企业生产类型的划分
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类型对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表3-3)
生产过程组织
改变生产类型的途径
1、积极发展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减少企业承担的产品和零部件种数,增加同种产品和零部件的产量,增加生产稳定性,提高工作地专业化程度。
2、改进产品设计,加强标准化工作。提高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和标准化水平,减少产品和零部件种类,增加同种产品和零部件产量。
3、改进和提高工艺工作,开展工艺典型化工作,推广成组技术,增加零部件生产批量。
4、采用先进工艺装备,缩短更换品种所需时间。
5、组织同类型零件的集中生产,减少同期生产的产品种数。
成组技术:充分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许多具有相似信息的研究对象归并成组,并用大致相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组研究对象的生产技术问题,这样就可以发挥规模生产的优势,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三、生产过程的组织
(一)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参考P80)
1.连续性 产品和它的零部件在生产过程各环节上的运动始终处于连续的
状态,不出现或少出现不必要的中断、停顿或等待的现象。时间、空间
(1)优点: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数量,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利用设
备、物资,减少等待损失,改善产品质量。
(2)措施:符合工艺路线的总体布置;作业安排紧密衔接;提高机械化、
自动化水平;采用先进组织形式;提前做好生产准备。
2.平行性 生产过程的各项活动各工序在时间上实行平行交叉作业。零件
平行;工序平行。
3.比例性或协调性 生产过程各阶段、各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性。具体体现在工人人数、设备数量、生产速率、开工班次上。
措施:注意产品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问题;加强计划管理。
4.均衡性又称节奏性 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都要保持按计划有节奏、均衡的进行。要求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生产相等或递增数量的产品。投入、生产和出产。
5.适应性企业的生产过程要适应市场复杂多变的能力。
(二)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也称生产结构)
1、目标:从空间组织中获得最大的效益。
(1)最短的路线 (2)最大的灵活性
(3)最有效的面积利用 (4)最良好的工作环境
(5)最合理的发展余地
2、要求:
(1)符合加工过程的要求
(2)靠近布置原则 密切联系的、同类性质的;尽可能紧凑。
(3)发展原则(适应生产变化的需要)
(4)有利于安全与健康
(5)充分利用外部环境的便利条件。
生产过程组织
3、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
(1)生产技术准备部门。是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提供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装备设计、非标准设备设计等技术技术文件,并负责新产品试制工作的部门。
(2)基本生产部门。是直接从事企业基本产品生产,实现企业基本生产过程的单位。对于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一般有下列车间(分厂):①准备车间。包括:铸造车间、锻造车间、水压机车间、备料车间等。②加工车间。包括:机械加工车间、冲压车间、铆焊车间、热处理车间、电镀车间等。③装配车间。包括:部件(总成)装配车间、成品装配车间、油漆车间和包装车间等。
生产过程组织
(3)辅助生产部门。是为基本生产提供辅助产品或劳务,实现辅助生产过程的生产单位。大型企业一般有下列车间(站、所):①辅助车间。如工具车间、木模车间、金属模车间、机修车间、电修车间、建筑修理车间等。②动力部门。如热电站、压缩空气站、煤气站、氧气站、锅炉房、变电所等。
(4)生产服务部门。是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提供服务,实现辅助生产过程的单位。大型企业常包括: ①运输部门。如汽车库、机车库、装卸队等。 ②仓库。如材料库、半成品库、工具库、设备库、成品库等。③试验与计量检验部门。如试验室、计量室、技术检查站等。
生产过程组织
4、影响生产单位组成的因素
(1)企业的产品。影响企业生产单位组成的产品因素主要有:
①产品品种。企业的产品品种决定企业应配置哪些生产车间。
②产品的结构特点。产品的结构特点决定产品加工及毛坯的种类。
③产品的工艺特点。产品的工艺过程不同,其劳动量的组成也不相同,影响生产单位的组成。
(2)企业的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
①企业的专业化形式不同,要求企业的生产单位组成也不同。
②企业的协作化水平不同,企业的生产单位组成也不相同。
(3)企业的生产规模
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与企业的生产规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企业的规模愈大,所需的生产单位的数目愈多,规模也愈大。
(4)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5)厂区的集中与分散、厂区面积的大小等,也影响企业生产单位的设置。
生产过程组织
(3)混合原则
又称综合原则,是综合运用工艺专业化原则与对象专业化原则,来建立生产单位的原则。按混合原则建立的生产单位兼有前两种专业化的优点,是一种较为灵活的专业化形式。它主要有两种形式:
1)在对象专业化基础上,采用工艺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如齿轮车间又分车工工段、磨工工段等。
2)在工艺专业化基础上,采用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如装配车间又分变速箱工段和总装工段等。
生产过程组织
6、工厂平面布置
工厂布置是指对工厂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的安排。工厂布置包括平面布置、立面布置和运输通道等的设计。而平面布置是工厂布置的主要内容,它包括工厂平面布置和车间平面布置。
企业的三个利润源泉:
第一利润源泉:降低物资资源消耗
第二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利润源泉:物流
生产过程组织
(1)目的:在于保证企业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最好的经济效果,保证职工的安全健康和良好工作环境,实现文明生产。
(2)要求:
1)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运输尽可能符合工艺流向,运输线路尽可能短,并避免交叉往返运输。
2)协作单位尽量靠近布置。
3)充分利用现有运输条件。
4)合理划分厂区,把同类性质的车间、建筑物布置在一个区域内,在满足生产需求及防火卫生要求的条件下,平面布置尽可能紧凑,减少工厂的占地面积。
5)符合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要求,并注意美化与绿化。
6)为改建和扩建留有余地。
生产过程组织
(3)方法
1)物料运量图表法
根据各单位的物料运输数量来确定这些单位的相互位置的一种方法。①统计车间物料流量,绘制物料运量表。②优先安排运量最大的车间,然后将与它流量最大的靠近布置,以此类推。③最后,考虑其它因素进行改正和调整。
生产过程组织
2)作业相关图法
根据关系密切的原因确定出各单位密切程度。
生产过程组织
[例]一快餐店欲布置其生产和服务设施。该快餐店共分6个部分,计划布置在2×3(两行三列)的区域内。
生产过程组织
4。画出X关系图(如图3)
5。安置各部门(如图4)
生产过程组织
7、车间平面布置
*车间平面布置就是正确确定车间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及车间基本生产部分的设备的相互位置。车间平面布置是否合理,关系到车间面积的合理利用、安全生产、车间内部运输是否合理以及生产周期的长短。最后反映在车间甚至企业的经济效益上。
*在设计车间的平面布置之前,必须根据工厂和车间的生产大纲、加工或装配的工艺规程确定工艺路线及机床设备、起重运输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生产过程组织
(1)车间设备布置的原则
1) 按生产流向和工艺顺序布置设备,并注意运输方便。尽量使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成直线流动,流程最短,将倒流减少到最小限度。加工大型零件的设备应集中布置在有相应载重量的桥式起重机的车间中,加工大型零件及长料的设备应布置的靠近车间入口处,以方便运输。
2) 确保生产安全,工作环境良好,并考虑到操作方便。
在保证安全和设备维修空间的同时,要尽可能创造良好的的工作环境,使采光、照明、通风、取暖、防暑、防尘、防噪音。卫生等条件良好;工具、工位器具等放在合适的位置,便于工人完成作业。
3) 合理利用车间生产面积。
各车间内布置的生产线、或设备的面积应相等,避免剩留不便利用的面积;合理确定机床、墙壁、柱子、通道之间的距离。
4) 有利于维护机床精度。
对于精密设备,应布置在受振动、粉尘、电磁场影响最小的地点,保证其正常使用和减少磨损。
生产过程组织
(2)车间设备布置的基本方式
按机床类型布置车间设备方式。
它是把同类设备布置在一起,形成同类机床组成的设备组,分区进行布置。这种方式适用于工艺专业化车间,及车间内工艺专业化工段或设备组的设备布置。
2) 按工艺顺序布置车间设备方式。
它是按生产对象的加工顺序来排列各种设备,形成一定的生产线、流水线和自动线。这种方式适用于对象专业化车间或工段。车间设备的排列有纵向排列、横向排列、斜向排列和不规则排列方式。
生产过程组织
(3)车间设备布置方法
车间平面布置包括正确确定车间内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及车间设备的位置。其方法有设备布置草图、模板或模型布置、从至表试验法和线性规划方法,在此仅介绍前三种方法。
1) 设备布置草图 是按设备特点和车间设备布置原则,合理确定设备位置,按比例把设备、工作台、工具箱等表示在车间平面图上,并用符号表示机床类型。
2) 模板或模型布置 是用厚纸板、塑料布等仿照设备外型制成模板或用塑料、木料等做成外形同设备相同的模型,在车间平面图上或厂房建筑模型内进行排列,反复比较,求得最适当的设备布置方案。
3) 从至表试验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求物料总运量最小的布置方案的方法。比较适合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情况。
生产过程组织
(1)选择典型零件,制定典型工艺路线,确定机床设备
(2)制定初始方案,统计设备间移动距离
(3)确定零件在设备间的移动次数和单位运量成本
(4)用实验法确定最满意的方案
[例]一金属加工车间有六台设备,已知其加工的零件品种及加工路线,零件在设备间移动次数和单位移动成本如表所示。请确定最佳布置方案。
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过程组织
(三)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的基本目标就是节约产品加工时间,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各劳动对象在各生产单位、各工序之间的移动方式和投产顺序。而劳动对象在各工序之间的移动方式是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的基础。它主要受产品数量、工序加工单件时间、工艺路线等的影响,产品或零件加工的移动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顺序移动方式
(二)平行移动方式
(三)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1.顺序移动方式
(1)特点:整批移动
(2)图示:
2.平行移动
(1)特点:单件移动
(2)图示:
3.平行顺序移动
(1)特点:两者结合,
扬长避短。
(2)图示:
生产过程组织
作业
某零件批量为6件,共5道工序,各工序的单件工时分别为:t1=5分, t2=2分, t3=5分, t4=3分,t5 =4分,试用图解法和计算法求出该批零件不同移动方式的生产周期(工序间其他时间不计).
生产过程组织(ppt)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