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
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
【 作 者】王思斌
【作者简介】王思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邮政编码:100871)
【内容提要】社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过程。在建设公共设施、开展公共活动方面,社区建设需要经济的强有力支持。社区建设是发展基层民主的过程,也是一个多元行为主体的互动过程。社区成员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关键。在社区建设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权力精英的过度参与并不有利于本质意义上的社区建设。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区建设也遇到了来自社区内组织的经济理性和社会成员的个人自主意识增强及传统的社会团结遭到破坏等方面的影响。据此,本文提出了社区建设的逻辑及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三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社区建设理论模式。
【关 键 词】社区建设/经济和政治/社区参与/理论模式
【 正 文】
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组织(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方式发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同时在城市改革的过程中,它们所面对的压力也是十分沉重的。当前,政府已把城市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置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城市社区建设策略的提出和推动就是这一转变的重要表征。为了进一步探索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中城市基层社区运行的规律,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城市社区建设进行理论分析。
一、社区建设概念的提出及其背景
(一)社区建设的概念及其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发达国家面对城市失业、贫困和社会秩序的恶化,提出用社区规划、社区建设的的思路去应对问题,社区建设的概念即出现于政府和社会工作的文献中。70年代,香港的工业化起飞,城市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阻隔日益严重,于是港英政府提出社区建设计划,要建立“互相关怀和负责的社区”,并把社区建设具体化为三方面的工作:社区发展、社区参与和提高居民的地区意识。[1](P121-123)80年代以来,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又泛起社区主义(Communitarianism)的浪花(注:这里我们把Communitarianism译为社区主义。)尽管这一思潮可能有复杂的经济和政治背景,但是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以实现互相关怀即是其直接目标。[2](P107)虽然这些国家并不一定使用社区建设的概念,但是其实质却是昭然的。另外,在西方社会工作界,社区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实务领域,它涉及到贫困地区发展、城市社区重建等多项内容。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社区建设都表现为强化社区要素、增进社区机能的过程和活动,它是人们有意识地建设社区的过程。
(二)我国政府提出社区建设的背景及其意义
在我国大陆,社区建设这一概念由民政部于1991年5月首次提出。按照民政部负责人的解释,社区建设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提出的。[3](P3)改革以来,民政部在城市广泛开展社区服务,但它又难以包含政府希望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所要承担的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并力图以此去开拓民政工作。随着我国城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城市的社会问题及服务、管理体制中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城市社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江泽民总书记也于1996年指出,“要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作用”。在这之后,社区建设作为民政部门的一项工作被纳入议事日程。1998年国务院的政府体制改革方案确定民政部在原基层政权建设司的基础上设立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进一步推动了社区建设在全国的发展。现在政府已将社区建设上升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高度”[4](P2),即适应城市企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保证社会稳定,促进城市社会发展。在这里,可以明显发现政府对社区建设目标的诉求:支持和保障企业体制改革,化解社会压力,保障城市社会稳定。同时我们不应忽略其中的另一重要涵义:城市社会组织方式、社会管理方式的转换。
近几年来,社区建设已在全国城市中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地对社区建设内涵的理解有一些差异(比如有的对社区建设作过泛的理解),实现策略也有不同。为了对社区建设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并推动社区建设事业的发展,本文从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尝试对社区建设进行理论分析。
二、社区建设中的经济和政治 (一)社区建设的社会发展目标
在西方社会,社区建设(Communiiy building)指的是强化社区要素、发展社区组织,增强社区活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活动。社区建设与社区规划、社区内外资源的发掘、社区力量的凝聚等相联系,是社区工作和发展领域的重要内容。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是十分相近的两个概念。联合国在50年代倡导的社区发展运动是指社区居民在政府和社会机构的支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改善社区居民生活,促进社区社会进步的过程。如果说二者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社区建设更强调社区规划、强调社区结构的建构,而社区发展则更偏重于社区要素的强化和社区运行机制的改进。当然,要把社区建设同社区发展割裂开来是不可能的。因为社区建设的对象是社区,而社区从其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这种生活共同体的改善不但在于社区服务设施及组织体系的建设,而且在于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相互支持网络的建立与增强,而这正是社区发展的精髓。这也就是说社区建设包含了社区发展的内容,它以社区的社会发展为目标。
关于社区建设本质的认识在实际工作部门并不一致,这在人们对社区建设包含的内容的看法上有所表现。例如有的认为社区建设包括社区政治、社区管理、社区卫生、社区规范。[5](P8)有的认为社区建设包括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卫生和社区治安等等。[6](P2)然而如果我们从更加本质的角度看问题,用“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去看待社区建设,那么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文化建设就应该成为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3](P4)因为这些方面的活动更能直接地促进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当然,这不是说社区建设不需要发展社区经济、不需要进行社区管理。
(二)经济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
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
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
【 作 者】王思斌
【作者简介】王思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邮政编码:100871)
【内容提要】社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过程。在建设公共设施、开展公共活动方面,社区建设需要经济的强有力支持。社区建设是发展基层民主的过程,也是一个多元行为主体的互动过程。社区成员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关键。在社区建设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权力精英的过度参与并不有利于本质意义上的社区建设。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区建设也遇到了来自社区内组织的经济理性和社会成员的个人自主意识增强及传统的社会团结遭到破坏等方面的影响。据此,本文提出了社区建设的逻辑及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三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社区建设理论模式。
【关 键 词】社区建设/经济和政治/社区参与/理论模式
【 正 文】
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组织(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方式发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同时在城市改革的过程中,它们所面对的压力也是十分沉重的。当前,政府已把城市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置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城市社区建设策略的提出和推动就是这一转变的重要表征。为了进一步探索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中城市基层社区运行的规律,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城市社区建设进行理论分析。
一、社区建设概念的提出及其背景
(一)社区建设的概念及其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发达国家面对城市失业、贫困和社会秩序的恶化,提出用社区规划、社区建设的的思路去应对问题,社区建设的概念即出现于政府和社会工作的文献中。70年代,香港的工业化起飞,城市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阻隔日益严重,于是港英政府提出社区建设计划,要建立“互相关怀和负责的社区”,并把社区建设具体化为三方面的工作:社区发展、社区参与和提高居民的地区意识。[1](P121-123)80年代以来,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又泛起社区主义(Communitarianism)的浪花(注:这里我们把Communitarianism译为社区主义。)尽管这一思潮可能有复杂的经济和政治背景,但是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以实现互相关怀即是其直接目标。[2](P107)虽然这些国家并不一定使用社区建设的概念,但是其实质却是昭然的。另外,在西方社会工作界,社区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实务领域,它涉及到贫困地区发展、城市社区重建等多项内容。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社区建设都表现为强化社区要素、增进社区机能的过程和活动,它是人们有意识地建设社区的过程。
(二)我国政府提出社区建设的背景及其意义
在我国大陆,社区建设这一概念由民政部于1991年5月首次提出。按照民政部负责人的解释,社区建设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提出的。[3](P3)改革以来,民政部在城市广泛开展社区服务,但它又难以包含政府希望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所要承担的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并力图以此去开拓民政工作。随着我国城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城市的社会问题及服务、管理体制中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城市社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江泽民总书记也于1996年指出,“要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作用”。在这之后,社区建设作为民政部门的一项工作被纳入议事日程。1998年国务院的政府体制改革方案确定民政部在原基层政权建设司的基础上设立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进一步推动了社区建设在全国的发展。现在政府已将社区建设上升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高度”[4](P2),即适应城市企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保证社会稳定,促进城市社会发展。在这里,可以明显发现政府对社区建设目标的诉求:支持和保障企业体制改革,化解社会压力,保障城市社会稳定。同时我们不应忽略其中的另一重要涵义:城市社会组织方式、社会管理方式的转换。
近几年来,社区建设已在全国城市中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地对社区建设内涵的理解有一些差异(比如有的对社区建设作过泛的理解),实现策略也有不同。为了对社区建设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并推动社区建设事业的发展,本文从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尝试对社区建设进行理论分析。
二、社区建设中的经济和政治 (一)社区建设的社会发展目标
在西方社会,社区建设(Communiiy building)指的是强化社区要素、发展社区组织,增强社区活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活动。社区建设与社区规划、社区内外资源的发掘、社区力量的凝聚等相联系,是社区工作和发展领域的重要内容。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是十分相近的两个概念。联合国在50年代倡导的社区发展运动是指社区居民在政府和社会机构的支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改善社区居民生活,促进社区社会进步的过程。如果说二者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社区建设更强调社区规划、强调社区结构的建构,而社区发展则更偏重于社区要素的强化和社区运行机制的改进。当然,要把社区建设同社区发展割裂开来是不可能的。因为社区建设的对象是社区,而社区从其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这种生活共同体的改善不但在于社区服务设施及组织体系的建设,而且在于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相互支持网络的建立与增强,而这正是社区发展的精髓。这也就是说社区建设包含了社区发展的内容,它以社区的社会发展为目标。
关于社区建设本质的认识在实际工作部门并不一致,这在人们对社区建设包含的内容的看法上有所表现。例如有的认为社区建设包括社区政治、社区管理、社区卫生、社区规范。[5](P8)有的认为社区建设包括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卫生和社区治安等等。[6](P2)然而如果我们从更加本质的角度看问题,用“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去看待社区建设,那么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文化建设就应该成为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3](P4)因为这些方面的活动更能直接地促进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当然,这不是说社区建设不需要发展社区经济、不需要进行社区管理。
(二)经济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
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