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上市公司业绩分析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医药上市公司业绩分析
我们按照医药上市公司对主营业务的侧重,将医药类公司细分为:
化学原料药(17家)、
化学制剂药(17家)、
生物制药(10家)、
中药保健品(26家)、
医药商业(10家)5个子行业。
从制造业主营收入看,中药板块主营收入由2001年的185.3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226亿元,增长23%(其中广州药业42亿元、中新药业10多亿元的商业部分收入需要扣除),化学制剂药板块主营收入由2001年的160亿元增长到207.7亿元,增长30%,成为医药行业内主营收入增长最迅速的群体,而化学原料药板块主营收入由2001年的99亿元增长到110.5亿元,增长11.6%,在制造业中表现并不突出。
每股收益方面也较为乐观:70家公司实现税后利润4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亿元,加权每股收益为0.211元,增幅达到10.6%,其中化学制剂药、原料药、中药3个主流制药板块的加权每股收益同比增长8.5-12.4%,其中化学制剂药、中药板块的加权每股收益达到0.274元与0.295元,改变了连续下行的态势。综合分析认为,这三大主流制药板块已经初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2003年主营收入与净利润继续同比增长10-15%以上可期。而生物制药板块与医药商业板块由于行业集中度与成熟度都不高,难以全面反映整个行业的基本面变化,预计这两个板块将存在较大的重组并购机会,而基本面价值发现空间非常有限。
化学制剂药:强者更强
全年17家化学制剂药公司成为医药制造业中唯一没有亏损公司的子行业,主营收入增长超过20%的公司数量较少,只有5个,与化学原料药行业相当,明显小于其他两个高利润率制药业板块的扩张(生物制药板块1/2,中药板块2/3主营收入增长20%以上)。
这是因为从制药业的竞争程度来看,化学制剂药业弱于化学原料药业,但是明显强于中药板块。去年国家曾经4次降低普药价格,虽然目标是针对压缩商业不正常利润设置,但是对化学制剂药行业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所幸的是这个板块顶住了种种压力,成长起来一批非常优秀的企业。
净利润方面表现出众的公司,恰恰是这一板块中的4家广东药厂:丽珠集团增长23%,三九医药增长36%,康美药业增长50%,白云山增长53%,且除了白云山外,另外3家公司的增长并不是在主营收入大幅提高基础上获得的(3家公司主营收入增长8-16%)。而今年受非典事件等的影响,这些感冒药、抗感染药国内的一流企业主营收入大幅增长是可以预期的。我们预计,这四家公司中业绩增长最快的白云山、康美药业今年将继续增长,但幅度会放缓,而丽珠集团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将实现30%以上的增长。这四家公司与另外四家低市盈率公司--昆明制药、双鹤药业、复星实业与恒瑞医药,都值得投资者关注。
化学原料药:竞争格局稳定
从行业方面看,随着国际市场青霉素、维生素C等大宗原料药价格经过多年的下降开始转暖,2002国内医药行业向优势企业集中的速度业明显加快。但是反映在上市公司方面,其对利润的贡献并不占主要:原因是14家化学原料药公司并未改变低毛利润率扩张的现状--该行业毛利润率水平仍然在30%以下,明显低于制剂药50%的水平。从年报看,剔除3家亏损公司与跨年度不具有可比性的普洛药业外,13家公司主营收入平均增长12%,桂林集琦、浙江医药、海正药业、天药股份、华源制药、鲁抗医药6家公司主营收入增加值超过19%,而净利润增长14%以上的公司除了两个扭亏公司外,还有浙江医药(14%)、天药股份(21%)、华海药业(19%)、鲁抗医药(39%),收入与利润的增长基本上呈现“正相关性”。预计今年开始该子行业受价格回暖的影响企业产能将明显扩大。
中药:老公司唱主角
中药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在2002年得到大的提升:25家公司加权平均增长22%,有16家公司主营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只有青海三普主营收入下降。但总体上看盈利能力却有所下降:净利润增长20%以上的公司只有5家即同仁堂、九芝堂、中新药业、云南白药、健特生物(多是老牌中药股),由此该板块净利润总额仅增加了8.3%,仅仅相当于主营收入增加幅度的不足40%,净利润率由上年的14.4%下降到10.6%,但仍然介于生物制药(高利润率)板块与化学制剂药(中等利润率)板块之间。
我们预计,东阿阿胶、云南白药、吉林敖东、金陵药业、九芝堂、同仁堂、天士力、上实联合这八家中药板块中竞争力最强的公司,与2000年后发行的中新药业、广州药业、天士力、太太药业一起,将成为中药板块的“核心力量”,在主营业务收入与盈利能力方面将继续领跑整个医药板块。
生物制药:净利润水平滑坡较快
这一板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毛利润率高,除了北大高科、四环生物外,其它8家公司毛利润率大都在50%以上,而且2002年仍然呈现增长态势,同比增长了1.5个百分点。但这一板块净利润水平滑坡较快,除了四环生物、ST高斯达外,其它8家公司净利润平均水平由2001年的大约17%继续下降到今年的12%以内。从一定意义上说,净利润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已经成为这些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这一板块中民营企业比重高,已有4家企业即海王生物、通化东宝、四环药业、金花股份,成为民营企业的佼佼者。
医药商业:环境压力大
这一板块还有3家公司没有公布年报,而已经公布年报的7家公司尽管主营收入增长22.5%,其中6家主营收入都有明显增长,而净利润只有一家即国药股份在上市后首年实现高增长(32%),达到每股收益0.20元。
该板块毛利润率从上年的17.7%下降了1.3个百分点,为16.4%,而净利润率则由3.26%下滑到1.9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还有上海医药、第一医药两个行业内绩优股没有公布年报,但我们认为另外7家公司更能反映全国范围医药商业的盈利情况,因为这7家公司加权每股收益由上年的0.128元(而10家公司加权平均有0.217元)下降了31%,达到0.088元的历史低位。
具体到公司方面,7家已公布年报公司中,有4家净利润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在17-32%之间,而两家工业资产比重较低的企业即南京医药净利润下降43%,一致药业下降86%,两家企业的净利润率只有1.4%与0.3%。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经济网
医药上市公司业绩分析
我们按照医药上市公司对主营业务的侧重,将医药类公司细分为:
化学原料药(17家)、
化学制剂药(17家)、
生物制药(10家)、
中药保健品(26家)、
医药商业(10家)5个子行业。
从制造业主营收入看,中药板块主营收入由2001年的185.3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226亿元,增长23%(其中广州药业42亿元、中新药业10多亿元的商业部分收入需要扣除),化学制剂药板块主营收入由2001年的160亿元增长到207.7亿元,增长30%,成为医药行业内主营收入增长最迅速的群体,而化学原料药板块主营收入由2001年的99亿元增长到110.5亿元,增长11.6%,在制造业中表现并不突出。
每股收益方面也较为乐观:70家公司实现税后利润4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亿元,加权每股收益为0.211元,增幅达到10.6%,其中化学制剂药、原料药、中药3个主流制药板块的加权每股收益同比增长8.5-12.4%,其中化学制剂药、中药板块的加权每股收益达到0.274元与0.295元,改变了连续下行的态势。综合分析认为,这三大主流制药板块已经初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2003年主营收入与净利润继续同比增长10-15%以上可期。而生物制药板块与医药商业板块由于行业集中度与成熟度都不高,难以全面反映整个行业的基本面变化,预计这两个板块将存在较大的重组并购机会,而基本面价值发现空间非常有限。
化学制剂药:强者更强
全年17家化学制剂药公司成为医药制造业中唯一没有亏损公司的子行业,主营收入增长超过20%的公司数量较少,只有5个,与化学原料药行业相当,明显小于其他两个高利润率制药业板块的扩张(生物制药板块1/2,中药板块2/3主营收入增长20%以上)。
这是因为从制药业的竞争程度来看,化学制剂药业弱于化学原料药业,但是明显强于中药板块。去年国家曾经4次降低普药价格,虽然目标是针对压缩商业不正常利润设置,但是对化学制剂药行业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所幸的是这个板块顶住了种种压力,成长起来一批非常优秀的企业。
净利润方面表现出众的公司,恰恰是这一板块中的4家广东药厂:丽珠集团增长23%,三九医药增长36%,康美药业增长50%,白云山增长53%,且除了白云山外,另外3家公司的增长并不是在主营收入大幅提高基础上获得的(3家公司主营收入增长8-16%)。而今年受非典事件等的影响,这些感冒药、抗感染药国内的一流企业主营收入大幅增长是可以预期的。我们预计,这四家公司中业绩增长最快的白云山、康美药业今年将继续增长,但幅度会放缓,而丽珠集团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将实现30%以上的增长。这四家公司与另外四家低市盈率公司--昆明制药、双鹤药业、复星实业与恒瑞医药,都值得投资者关注。
化学原料药:竞争格局稳定
从行业方面看,随着国际市场青霉素、维生素C等大宗原料药价格经过多年的下降开始转暖,2002国内医药行业向优势企业集中的速度业明显加快。但是反映在上市公司方面,其对利润的贡献并不占主要:原因是14家化学原料药公司并未改变低毛利润率扩张的现状--该行业毛利润率水平仍然在30%以下,明显低于制剂药50%的水平。从年报看,剔除3家亏损公司与跨年度不具有可比性的普洛药业外,13家公司主营收入平均增长12%,桂林集琦、浙江医药、海正药业、天药股份、华源制药、鲁抗医药6家公司主营收入增加值超过19%,而净利润增长14%以上的公司除了两个扭亏公司外,还有浙江医药(14%)、天药股份(21%)、华海药业(19%)、鲁抗医药(39%),收入与利润的增长基本上呈现“正相关性”。预计今年开始该子行业受价格回暖的影响企业产能将明显扩大。
中药:老公司唱主角
中药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在2002年得到大的提升:25家公司加权平均增长22%,有16家公司主营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只有青海三普主营收入下降。但总体上看盈利能力却有所下降:净利润增长20%以上的公司只有5家即同仁堂、九芝堂、中新药业、云南白药、健特生物(多是老牌中药股),由此该板块净利润总额仅增加了8.3%,仅仅相当于主营收入增加幅度的不足40%,净利润率由上年的14.4%下降到10.6%,但仍然介于生物制药(高利润率)板块与化学制剂药(中等利润率)板块之间。
我们预计,东阿阿胶、云南白药、吉林敖东、金陵药业、九芝堂、同仁堂、天士力、上实联合这八家中药板块中竞争力最强的公司,与2000年后发行的中新药业、广州药业、天士力、太太药业一起,将成为中药板块的“核心力量”,在主营业务收入与盈利能力方面将继续领跑整个医药板块。
生物制药:净利润水平滑坡较快
这一板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毛利润率高,除了北大高科、四环生物外,其它8家公司毛利润率大都在50%以上,而且2002年仍然呈现增长态势,同比增长了1.5个百分点。但这一板块净利润水平滑坡较快,除了四环生物、ST高斯达外,其它8家公司净利润平均水平由2001年的大约17%继续下降到今年的12%以内。从一定意义上说,净利润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已经成为这些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这一板块中民营企业比重高,已有4家企业即海王生物、通化东宝、四环药业、金花股份,成为民营企业的佼佼者。
医药商业:环境压力大
这一板块还有3家公司没有公布年报,而已经公布年报的7家公司尽管主营收入增长22.5%,其中6家主营收入都有明显增长,而净利润只有一家即国药股份在上市后首年实现高增长(32%),达到每股收益0.20元。
该板块毛利润率从上年的17.7%下降了1.3个百分点,为16.4%,而净利润率则由3.26%下滑到1.9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还有上海医药、第一医药两个行业内绩优股没有公布年报,但我们认为另外7家公司更能反映全国范围医药商业的盈利情况,因为这7家公司加权每股收益由上年的0.128元(而10家公司加权平均有0.217元)下降了31%,达到0.088元的历史低位。
具体到公司方面,7家已公布年报公司中,有4家净利润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在17-32%之间,而两家工业资产比重较低的企业即南京医药净利润下降43%,一致药业下降86%,两家企业的净利润率只有1.4%与0.3%。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经济网
医药上市公司业绩分析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