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城市信息化规划方案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南海城市信息化规划方案
第一章 国内外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
自1992年12月欧洲委员会提出“欧洲共同信息领域”计划开始,世界逐步掀起了信息化热潮。1993年12月美国拟定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方案,之后日本政府也提出要将多媒体热作为经济复苏的推进剂。美国自93年提出NII计划后,信息产业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据资料统计表明,近年来在美国的工业增长中,约45%的工业增加值是由信息产业带动增长的。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因为美国对信息产业的巨额投资产生了巨大效果。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之一,其产值已经超过基建、汽车制造和石油化工等产业,而且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为美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新加坡,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也相继推出各自的信息化计划,新加坡提出要建成“智能岛”、香港要建成“数码港”,台湾提出了“电子化/网络化政府”的规划。
国内的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珠海等城市也先后制定了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正推动着社会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第二章 南海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领导重视信息化建设,经济基础和投资环境较好,但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资源调配不协调,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全市统一的信息平台(南海综合信息网)已建成,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实现“三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环境取得长足发展。
——信息化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工业自动化带动企业信息化发展,使生产水平明显提高。但计算机整体应用水平不高,很多单位还停留在文字处理、单机应用的水平上。
——信息服务业起步,信息产业基地在规划建设中。但信息产业发展的主流形态尚未形成,规划与保障体系还没完全建立。
——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尚需完善,职能部门管理力度待提高。
——信息化教育普及率偏低,全民信息知识素质需大力提高。
第三章 信息市的内涵与建设目标
南海市在世界积极推进信息化的大潮中,创造性地提出“信息市”的概念。“信息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主要内容为: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使传统产业得到全面调整和升级;信息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信息网络构成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数字神经系统,政府管理和决策知识化、科学化,通过信息流实现对物质、资金、人力资源和其它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建立健全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和社会环境;拥有一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信息消费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消费,全民信息教育高度普及。
信息市建设的指导方针:
按照国家和广东省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遵循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南海信息市的指导方针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牵引,企业运作;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并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
信息市建设的总体目标:
(1)建设一个通信网络-----公用互联传输网。完善和发展现有的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逐步实现三网互联互通,形成以同步数字序列(SDH)光纤网为主干、异步传输模式(ATM)为交换方式、光纤同轴混合网(HFC)和数字专网为接入网的先进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并试用和推广先进的宽带IP技术(IP over SDH、IP over DWDM等),使骨干网带宽达到Gbps级,用户以Mbps级的带宽双向接入骨干网。
(2)构筑一个平台-----公用信息平台。该信息平台由信息网络互联层和信息交换层,通过信息网络互联层将公用信息网、专用信息网和内部信息网从底层联接起来,实现互连互通,而信息交换层采用信息交换机、信息代理服务器和中间件等技术和面向对象的体系结构(如CORBA、DCOM等)将各种应用系统以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接口标准联结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同城交换,并建立集中的管理、维护及安全中心。
(3)建立一批应用系统-----在政府管理、经济、科技、教育、卫生、金融及社会生活等主要领域,建成十个以上经济调控、社会发展、城市管理、公众服务所急需的重大信息应用系统。主要有综合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电子社会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城建信息系统,科技教育信息系统,公安信息系统,金融信息系统,财政税收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
结合这些应用系统的建设,开发一系列信息资源:政府信息数据库、资源信息数据库、经济信息数据库、科技信息数据库、文化教育信息数据库、公众信息数据库。
(4)发展信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以系统集成和软件生产为先导,引进公司、团队、人才、技术和资金,加快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使信息产业逐步成为南海市的支柱产业;通过建设信息基础结构和发展信息产业,带动其他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高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
(5)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环境------建立集行政管理、技术支持和专业协会于一体的管理架构,从企业到政府职能部门全面推行CIO制;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管理办法,健全信息市运营环境;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吸纳大量社会资金,为信息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6)造就一支信息化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市民信息技术素质。通过建立信息产业基地和其它信息化建设项目吸引国内外著名IT企业和研究开发机构进驻南海,成批引进人才,满足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的需要。2000年,在全市高中及高等学校学生中普及计算机教育,受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总人口的15%。2010年,全市高小以上学生普及计算机教育,受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总人口的35%。
信息市建设的阶段划分与指标:
1999年 ~ 2001年:
① 在通信网络方面,建立政府专用的、物理上独立的政务网;以ATM、SDH为基础技术的光纤网络通达各镇,通信带宽达到622M~2.5G;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络(HFC)覆盖各村;基于多时隙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的无线通信投入试运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始建设。
② 实现公用信息网、专用信息网和内部信息网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同城交换,建立网络互联和信息交换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发所需的中间件,构筑由信息网络互联子平台和信息交换子平台构成的公用信息平台。
③ 在应用系统方面,重点建设以下系统:综合电子政务系统、教育信息系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色金属、轻纺、陶瓷三大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中心、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试点。
④ 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重点完成以下数据库:政府信息数据库、法律法规政策数据库、公安信息数据库、企业与产品数据库、科技情报数据库、人才数据库、国土资源数据库、房地产数据库、旅游资源数据库、社会保险数据库。
⑤ 信息产业形态具雏形,形成若干个产品龙头,信息设备制造业(如信息家电)开始起步。
⑥ 建设南海信息产业基地,高科技产业园初具规模,园区企业、研究机构达15家以上,年产值达30亿元。
以下是具体的数字指标:
软件业和系统集成业年产值达15亿元;
电信业务总值达15亿元;
信息通信终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5部;
高中学生100%普及计算机教育;
受过信息技术培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人员占总人口的15%;
政府上网率达100%;
通过电子商务建设,使网上交易额达20亿元以上。
2002年 ~ 2005年:
① 在通信网络方面,以宽带IP、DWDM为技术基础的骨干光纤通达各村,通信带宽达到2.
南海城市信息化规划方案
第一章 国内外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
自1992年12月欧洲委员会提出“欧洲共同信息领域”计划开始,世界逐步掀起了信息化热潮。1993年12月美国拟定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方案,之后日本政府也提出要将多媒体热作为经济复苏的推进剂。美国自93年提出NII计划后,信息产业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据资料统计表明,近年来在美国的工业增长中,约45%的工业增加值是由信息产业带动增长的。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因为美国对信息产业的巨额投资产生了巨大效果。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之一,其产值已经超过基建、汽车制造和石油化工等产业,而且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为美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新加坡,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也相继推出各自的信息化计划,新加坡提出要建成“智能岛”、香港要建成“数码港”,台湾提出了“电子化/网络化政府”的规划。
国内的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珠海等城市也先后制定了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正推动着社会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第二章 南海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领导重视信息化建设,经济基础和投资环境较好,但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资源调配不协调,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全市统一的信息平台(南海综合信息网)已建成,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实现“三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环境取得长足发展。
——信息化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工业自动化带动企业信息化发展,使生产水平明显提高。但计算机整体应用水平不高,很多单位还停留在文字处理、单机应用的水平上。
——信息服务业起步,信息产业基地在规划建设中。但信息产业发展的主流形态尚未形成,规划与保障体系还没完全建立。
——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尚需完善,职能部门管理力度待提高。
——信息化教育普及率偏低,全民信息知识素质需大力提高。
第三章 信息市的内涵与建设目标
南海市在世界积极推进信息化的大潮中,创造性地提出“信息市”的概念。“信息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主要内容为: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使传统产业得到全面调整和升级;信息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信息网络构成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数字神经系统,政府管理和决策知识化、科学化,通过信息流实现对物质、资金、人力资源和其它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建立健全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和社会环境;拥有一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信息消费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消费,全民信息教育高度普及。
信息市建设的指导方针:
按照国家和广东省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遵循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南海信息市的指导方针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牵引,企业运作;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并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
信息市建设的总体目标:
(1)建设一个通信网络-----公用互联传输网。完善和发展现有的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逐步实现三网互联互通,形成以同步数字序列(SDH)光纤网为主干、异步传输模式(ATM)为交换方式、光纤同轴混合网(HFC)和数字专网为接入网的先进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并试用和推广先进的宽带IP技术(IP over SDH、IP over DWDM等),使骨干网带宽达到Gbps级,用户以Mbps级的带宽双向接入骨干网。
(2)构筑一个平台-----公用信息平台。该信息平台由信息网络互联层和信息交换层,通过信息网络互联层将公用信息网、专用信息网和内部信息网从底层联接起来,实现互连互通,而信息交换层采用信息交换机、信息代理服务器和中间件等技术和面向对象的体系结构(如CORBA、DCOM等)将各种应用系统以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接口标准联结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同城交换,并建立集中的管理、维护及安全中心。
(3)建立一批应用系统-----在政府管理、经济、科技、教育、卫生、金融及社会生活等主要领域,建成十个以上经济调控、社会发展、城市管理、公众服务所急需的重大信息应用系统。主要有综合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电子社会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城建信息系统,科技教育信息系统,公安信息系统,金融信息系统,财政税收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
结合这些应用系统的建设,开发一系列信息资源:政府信息数据库、资源信息数据库、经济信息数据库、科技信息数据库、文化教育信息数据库、公众信息数据库。
(4)发展信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以系统集成和软件生产为先导,引进公司、团队、人才、技术和资金,加快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使信息产业逐步成为南海市的支柱产业;通过建设信息基础结构和发展信息产业,带动其他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高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
(5)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环境------建立集行政管理、技术支持和专业协会于一体的管理架构,从企业到政府职能部门全面推行CIO制;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管理办法,健全信息市运营环境;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吸纳大量社会资金,为信息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6)造就一支信息化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市民信息技术素质。通过建立信息产业基地和其它信息化建设项目吸引国内外著名IT企业和研究开发机构进驻南海,成批引进人才,满足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的需要。2000年,在全市高中及高等学校学生中普及计算机教育,受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总人口的15%。2010年,全市高小以上学生普及计算机教育,受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总人口的35%。
信息市建设的阶段划分与指标:
1999年 ~ 2001年:
① 在通信网络方面,建立政府专用的、物理上独立的政务网;以ATM、SDH为基础技术的光纤网络通达各镇,通信带宽达到622M~2.5G;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络(HFC)覆盖各村;基于多时隙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的无线通信投入试运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始建设。
② 实现公用信息网、专用信息网和内部信息网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同城交换,建立网络互联和信息交换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发所需的中间件,构筑由信息网络互联子平台和信息交换子平台构成的公用信息平台。
③ 在应用系统方面,重点建设以下系统:综合电子政务系统、教育信息系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色金属、轻纺、陶瓷三大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中心、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试点。
④ 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重点完成以下数据库:政府信息数据库、法律法规政策数据库、公安信息数据库、企业与产品数据库、科技情报数据库、人才数据库、国土资源数据库、房地产数据库、旅游资源数据库、社会保险数据库。
⑤ 信息产业形态具雏形,形成若干个产品龙头,信息设备制造业(如信息家电)开始起步。
⑥ 建设南海信息产业基地,高科技产业园初具规模,园区企业、研究机构达15家以上,年产值达30亿元。
以下是具体的数字指标:
软件业和系统集成业年产值达15亿元;
电信业务总值达15亿元;
信息通信终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5部;
高中学生100%普及计算机教育;
受过信息技术培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人员占总人口的15%;
政府上网率达100%;
通过电子商务建设,使网上交易额达20亿元以上。
2002年 ~ 2005年:
① 在通信网络方面,以宽带IP、DWDM为技术基础的骨干光纤通达各村,通信带宽达到2.
南海城市信息化规划方案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