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 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doc)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GJB 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doc)
GJ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 FL0110 GJB 9001A—2001 代替GJB 9001A-1996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 2001-01-31发布 2001-10-01实施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批准 目 录 前言 引言 1 范围 1.1 总则 1.2 应用 2 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4.2 文件要求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为中心 5.3 质量方针 5.4 策划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5.6 管理评审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的提供 6.2 人力资源 6.3 基础设施 6.4 工作环境 6.5 信息 7 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3 设计和开发 7.4 采购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7.7 技术状态管理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 监视和测量 8.3 不合格品的控制 8.4 数据分析 8.5 改进 附录A GJB 9001A-2001与GJB/Z 9001-1996之间的对照(资料性附录) 附录B 质量管理原则(规范性附录) 附录C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规范性附录) 附录D 术语和定义(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前 言 本标准是在等同采用国家标准GB/T 19001—20001的基础上增加军用产品的特殊要求编制而成,并按GJB 0.1—2001的规定, 对GB/T 19001—2000的格式和个别文字进行了调整。 为便于识别,本标准采用国家标准的内容以宋体字表述,增加的特殊要求以楷体字表 述。 本标准对GJB/Z 9001—96、GJB/Z 9002—96和GJB/Z 9003—96作了技术性修订,故本标准发布时,代替GJB/Z 900l一96、GJB/Z 9002—96和GJB/Z 9003—96。已使用GJB/Z 9002—96和GJB/Z 9003—96的组织只需按本标准1.2的规定删减某些要求,仍可以使用本标准。 本标准为对承担军用产品研制、生产、试验、维修任务的组织提出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以及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评定提供依据。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C、D是规范性附录,摘录于GB/T 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本标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技术基础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海军装备部、空军装备部、第二 炮兵装备部、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技术基础局、总装备部技术基础管理中心,中国 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北京理工大学,航天科技集团七O八研究所,核工业标准化 研究所,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三O—研究所,航天机电集团二O三研究所。 本标准上要起草人:闫宇华、丁黎明、彭 学、郎志正、李为柱、曹秀玲、吴桂玲、周宏佐、柳谋洲、宗友光、宋太亮、陈秀文、 曹代清、巩连学、国少林、杜时丽、叶德培。 引 言 0.1 总则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 受各种需求、具体的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 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注”是理解和澄清有关要求 的指南。 本标准能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价组织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组织自身 要求的能力。 本标准的制定已经考虑了GB/T 19000和GB/T 19004中所阐明的质量管理原则。 0.2 过程方法 本标准鼓励在制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 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意。 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通过利用资源和管理,将 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可直接形成下 一过程的输入。 组织内诸过程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 程方法”。 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 进行连续的控制。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过程方法时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 a) 理解和满足要求; b) 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c) 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d) 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过程。 图1所反映的以过程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式展示了4- 8章中所提出的过程联系。这种展示反映了在规定输入要求时,顾客起着重要的作用。顾 客满意的监视需评价顾客对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该模式虽覆盖了本 标准的所有要求,但却未详细地反映各过程。 注:此外,称之为“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PDCA模式可简述如下: 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做:实施过程; 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图释: 增值活动 信息流 0.3 与GB/T19004的关系 GB/T19001和GB/T19004已制定了一对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这两项标准相互 补充,但也可单独使用。虽然两项标准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但具有相似的结构,以有 助于他们作为协调一致的一对标准的应用。 GB/TI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可供组织内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 。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GB/TI9001所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与GB/TI9001相比,GB/TI9004对质量管理体系更宽范围的目标提供了指南。除了有效 性,该标准还特别关注持续改进一个组织的总体业绩与效率。对于最高管理者希望通过 追求业绩持续改进而超越GB/TI9001要求的那些组织,GB/TI9004推荐了指南。然而,用 于认证或合同不是GB/T19004的目的。 4. 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为了使用者的利益,本标准与GB/T24001- 1996相互趋近,以增强两类标准的相容性。 本标准不包括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特定要求,例如环境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 财务管理或风险有关的特定要求。然而本标准使组织能够将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相关 的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或一体化。组织为了建立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可能会 改变现行的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 范围 1.1 总则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 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b) 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 规要求,旨在增进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 “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1.2 应用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 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 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删减,需征得顾客同意。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 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GB/T 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00)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 1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描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 供方——组织——顾客 本标准中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GB/TI9001- 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用以取代术语“分承包方”。 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3.1 关键特性 critical characteristic 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3.2 重要特性 major characteristic 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3.3 关键件 critical unit 含有关键特性的单元件。 3.4 重要件 major unit 不含关键特性,但含有重要特性的单元件。 3.5 关键过程 critical process 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 、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等。 3.6 首件鉴定 first anticle inspection 对试生产的第一件零部(组)件进行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条件能否保证 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3.7 定型 finalization 国家对新产品(含改型、革新、测绘、仿制或功能仿制产品)进行全面评定,确认其达 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并按规定办理手续的活动。定型分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 3.8 批次管理 batch order management 为保持同批产品的可追溯性,分批次进行投料、加工、转工、入库、装配、检验、交 付,并做出标识的活动。 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 。 组织应: a)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应用(见1.2); 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d)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监视; e)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f)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组织应接受顾客对过程的监督,保持产品的可追溯性。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 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 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质量管理体系加以识别。 注:上述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应当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 有关的过程。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 质量手册; c) 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d) 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 e) 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见4.2.4)。 注1:本标准出现“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 施和保持。 注2: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 a) 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 b) 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c) 人员的能力。 注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 4.2.2 质量手册 组织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包括: 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见1.2); b) 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4.2.3 文件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 的要求进行控制。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c)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有关版本的适用文件; 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f)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 标识。 h) 确保图样和技术文件按规定进行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检查; i) 确保图样、技术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 j) 确保识别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需要保存的文件,并及时归档。 4.2.4记录的控制 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 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 、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记录应能提供产品实现过程的完整质量证据,并能清楚地证明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程 度。记录的保存时间应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与产品寿命周期相适应。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 诺提供证据: a)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 制定质量方针; c)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d) 进行管理评审; e) 确保资源的获得。 注:本标准中的最高管理者是指组织的最高行政领导,如厂长、所长、总经理等。 5.2 以顾客为中心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进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见7.2 .1和8.2.1) 5.3 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 针: a)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 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c)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GJB 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doc)
GJ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 FL0110 GJB 9001A—2001 代替GJB 9001A-1996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 2001-01-31发布 2001-10-01实施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批准 目 录 前言 引言 1 范围 1.1 总则 1.2 应用 2 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4.2 文件要求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为中心 5.3 质量方针 5.4 策划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5.6 管理评审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的提供 6.2 人力资源 6.3 基础设施 6.4 工作环境 6.5 信息 7 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3 设计和开发 7.4 采购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7.7 技术状态管理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 监视和测量 8.3 不合格品的控制 8.4 数据分析 8.5 改进 附录A GJB 9001A-2001与GJB/Z 9001-1996之间的对照(资料性附录) 附录B 质量管理原则(规范性附录) 附录C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规范性附录) 附录D 术语和定义(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前 言 本标准是在等同采用国家标准GB/T 19001—20001的基础上增加军用产品的特殊要求编制而成,并按GJB 0.1—2001的规定, 对GB/T 19001—2000的格式和个别文字进行了调整。 为便于识别,本标准采用国家标准的内容以宋体字表述,增加的特殊要求以楷体字表 述。 本标准对GJB/Z 9001—96、GJB/Z 9002—96和GJB/Z 9003—96作了技术性修订,故本标准发布时,代替GJB/Z 900l一96、GJB/Z 9002—96和GJB/Z 9003—96。已使用GJB/Z 9002—96和GJB/Z 9003—96的组织只需按本标准1.2的规定删减某些要求,仍可以使用本标准。 本标准为对承担军用产品研制、生产、试验、维修任务的组织提出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以及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评定提供依据。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C、D是规范性附录,摘录于GB/T 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本标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技术基础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海军装备部、空军装备部、第二 炮兵装备部、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技术基础局、总装备部技术基础管理中心,中国 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北京理工大学,航天科技集团七O八研究所,核工业标准化 研究所,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三O—研究所,航天机电集团二O三研究所。 本标准上要起草人:闫宇华、丁黎明、彭 学、郎志正、李为柱、曹秀玲、吴桂玲、周宏佐、柳谋洲、宗友光、宋太亮、陈秀文、 曹代清、巩连学、国少林、杜时丽、叶德培。 引 言 0.1 总则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 受各种需求、具体的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 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注”是理解和澄清有关要求 的指南。 本标准能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价组织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组织自身 要求的能力。 本标准的制定已经考虑了GB/T 19000和GB/T 19004中所阐明的质量管理原则。 0.2 过程方法 本标准鼓励在制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 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意。 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通过利用资源和管理,将 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可直接形成下 一过程的输入。 组织内诸过程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 程方法”。 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 进行连续的控制。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过程方法时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 a) 理解和满足要求; b) 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c) 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d) 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过程。 图1所反映的以过程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式展示了4- 8章中所提出的过程联系。这种展示反映了在规定输入要求时,顾客起着重要的作用。顾 客满意的监视需评价顾客对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该模式虽覆盖了本 标准的所有要求,但却未详细地反映各过程。 注:此外,称之为“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PDCA模式可简述如下: 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做:实施过程; 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图释: 增值活动 信息流 0.3 与GB/T19004的关系 GB/T19001和GB/T19004已制定了一对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这两项标准相互 补充,但也可单独使用。虽然两项标准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但具有相似的结构,以有 助于他们作为协调一致的一对标准的应用。 GB/TI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可供组织内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 。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GB/TI9001所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与GB/TI9001相比,GB/TI9004对质量管理体系更宽范围的目标提供了指南。除了有效 性,该标准还特别关注持续改进一个组织的总体业绩与效率。对于最高管理者希望通过 追求业绩持续改进而超越GB/TI9001要求的那些组织,GB/TI9004推荐了指南。然而,用 于认证或合同不是GB/T19004的目的。 4. 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为了使用者的利益,本标准与GB/T24001- 1996相互趋近,以增强两类标准的相容性。 本标准不包括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特定要求,例如环境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 财务管理或风险有关的特定要求。然而本标准使组织能够将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相关 的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或一体化。组织为了建立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可能会 改变现行的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 范围 1.1 总则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 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b) 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 规要求,旨在增进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 “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1.2 应用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 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 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删减,需征得顾客同意。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 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GB/T 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00)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 1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描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 供方——组织——顾客 本标准中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GB/TI9001- 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用以取代术语“分承包方”。 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3.1 关键特性 critical characteristic 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3.2 重要特性 major characteristic 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3.3 关键件 critical unit 含有关键特性的单元件。 3.4 重要件 major unit 不含关键特性,但含有重要特性的单元件。 3.5 关键过程 critical process 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 、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等。 3.6 首件鉴定 first anticle inspection 对试生产的第一件零部(组)件进行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条件能否保证 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3.7 定型 finalization 国家对新产品(含改型、革新、测绘、仿制或功能仿制产品)进行全面评定,确认其达 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并按规定办理手续的活动。定型分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 3.8 批次管理 batch order management 为保持同批产品的可追溯性,分批次进行投料、加工、转工、入库、装配、检验、交 付,并做出标识的活动。 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 。 组织应: a)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应用(见1.2); 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d)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监视; e)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f)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组织应接受顾客对过程的监督,保持产品的可追溯性。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 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 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质量管理体系加以识别。 注:上述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应当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 有关的过程。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 质量手册; c) 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d) 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 e) 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见4.2.4)。 注1:本标准出现“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 施和保持。 注2: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 a) 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 b) 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c) 人员的能力。 注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 4.2.2 质量手册 组织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包括: 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见1.2); b) 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4.2.3 文件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 的要求进行控制。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c)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有关版本的适用文件; 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f)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 标识。 h) 确保图样和技术文件按规定进行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检查; i) 确保图样、技术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 j) 确保识别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需要保存的文件,并及时归档。 4.2.4记录的控制 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 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 、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记录应能提供产品实现过程的完整质量证据,并能清楚地证明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程 度。记录的保存时间应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与产品寿命周期相适应。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 诺提供证据: a)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 制定质量方针; c)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d) 进行管理评审; e) 确保资源的获得。 注:本标准中的最高管理者是指组织的最高行政领导,如厂长、所长、总经理等。 5.2 以顾客为中心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进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见7.2 .1和8.2.1) 5.3 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 针: a)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 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c)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GJB 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doc)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