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价仍将继续高企

 作者:陈永杰    174

  由于国际粮价持续高企,为确保证国内粮食供应以及抑制通胀,中央政府在短时间内连续推出了一系列宏调措施平抑粮价。在连续五次抛售粮油储备救市后,财政部先在2007年12月20宣布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然后在2007年12月30日进一步宣布,对上述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征收5%至25%不等的为期一年的出口暂定关税。

  吸引原粮及其制粉"出口转内销",有望使今年国内粮价稳定下来。但是,由于全球谷物储备量不断减少,高企的国际粮价仍将对国内粮价产生不少压力。根据国际谷物理事会(简称IGC)的数据,2006-2007年度的全球谷物消耗量为16.23亿吨,但同期产量只有15.7亿吨,高达5300万吨的缺口使全球储备量从3.16亿吨骤降至2.63亿吨。国际谷物理事会去年11月的预测显示,2007-2008年度全球谷物供需仍有800万吨的落差,将使储备量降至2.55亿吨。其中,美欧等五大出口地区的储备量也将从2004-2005年度的1.57亿吨降至不足1亿吨。

  近期国际粮价剧涨,除了气候变化使涝旱灾害频仍,很主要的原因是生物燃料工业对谷物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及发展中国家粮食进口量剧增。谷物生产大国的美国,从2005年开始便大规模增加了乙醇酒精产量。据美国政府数据,去年美国生物燃料行业的玉米消耗量上升逾3000万吨,显然是造成全球谷物供需落差高达5300万吨的主要原因。但正如不少环保组织指出,乙醇酒精的提炼并不一定要使用玉米,例如巴西就是用糖提炼乙醇酒精,不过是由于美国的保护政策(每年补贴近70亿美元)使其无法进入美国市场。美国"浪费"粮食的情况备受争议,世界银行的报告便指出,生产入满一辆美国越野吉普车的生物燃料,其耗用谷物量足以养活一个人一年。

  国际粮价高企使发展中国家受到严重冲击。综合国际谷物理事会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这些国家去年共花了约500亿美元进口谷物,较前年上升一成。为确保国民温饱,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保卫粮价,除中国之外,阿根廷、俄罗斯和印度等国早前均已采取措施限制粮食出口。

  在发展中国家中,粮食需求量的上升,除了人口增长的因素外,肉类需求增加也是重要原因。尤其是牛肉和猪肉的生产,都必须耗用大量的谷物:每生产一公斤猪肉必须耗用三公斤谷物,每一公斤牛肉更需要八公斤谷物。

  国际粮价的持续高企无疑会吸引产粮国提高产量。然而,有限的地球资源决定了该增幅将相当有限,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就指出,即使粮价上升10%,产量也只会上升1~2%。除了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的欧盟仍少量增产空间,其它国家要提高粮食产量都将面对众多具争议性的问题。例如开发农田,一方面这必须有以运输系统为核心的基础设施配合,建设需时;另一方面这将意味着砍伐森林,进一步恶化全球暖化问题。又例如基因食物。要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增产,种植基因改造作物是最直接的方式,但长远而言这可能对地球生态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潜在威胁。因此,除了想方设法提高产量,人类更应该思考的似乎是如何减少浪费、节约粮食。

陈永杰
 粮价 仍将 继续 国际

扩展阅读

橡果国际电视短路   2023.03.20

也许消费者都知道“背背佳quot;,但不一定都知道“橡果国际quot;。橡果国际是电视购物的典型企业和多媒体商务推广平台的创立者,主要从事商品零售、广告策划发布等业务。在中国快速增长的个人消费品市场上

  作者:陈亮详情


在继承与求变同时推进的过程中,中兴会面临怎样的风险与挑战? 不论在外界还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很少用“充满变化”来形容这家一向以谨慎和稳健著称的企业。然而,在担任中兴通讯总裁一年之后,殷一民正是

  作者:刘涛详情


中国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衍生行业层出不穷。特别是教育培训工作的展开,极大的缩短了与世界的共存。同时,文化的推广速度更是片片开花。同时,一个大国的风采更加真实的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在这一年里,中国经历了

  作者:张恒详情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纳伊米(Alamp;#8226;Naimi)曾有句名言:对于石油市场,说什么比做什么更有影响力。然而,对于欧佩克(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

  作者:朱磊详情


全球化要求企业不能只在本国整合资源,开拓本国市场,而要:◆ 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全球范围内寻找战略性发展机会◆ 全球范围内竞争◆ 符合全球的商业规则 (有钱能使钱推磨,关系第一不再适应)全球化的今天

  作者:王颖详情


――咨询行业发展与公司成长(七)全球化要求企业不能只在本国整合资源,开拓本国市场,而要:◆ 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全球范围内寻找战略性发展机会◆ 全球范围内竞争◆ 符合全球的商业规则 (有钱能使钱推磨

  作者:王颖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