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油” 大可不必

 作者:琼斯    109

 这些天,原油价格轻松越过每桶100美元大关,许多能源分析师仍将此视为石油时代开始走向终结的又一迹象。但实际上,在全球石油供应方面,我们目前还远远谈不上接近顶峰。

  决定这个时点何时到来的有四大基本因素,分别是资源储量(有多少待开采的储量)、采收率(储量中最终能被开采出来的比例)、石油消耗速

  度和顶峰时的损耗程度(开始下降时全球储量被消耗的情况)。

  因为这四个因素的存在,及其内在不确定性,使得预测石油产量的见顶时间变得更加复杂。现在便让我们对这四个因素逐一解读。

  首先,目前全球石油储量究竟怎样?大体来说,常规石油和非常规石油(包括页岩油、油砂、超稠油)储量可能分别都在6万亿至8万亿桶左右。这个估计数字包括今后可能发现的储量。值得关注的是,地下未开采的储量总计有12万亿至16万亿桶,而目前全球已经消耗的储量只不过1万亿桶。

  采收率能达到什么水平?目前,常规石油的采收率在1/3左右,非常规石油的采收率要低得多。这个比例是经过100年的发展达到的水平,相信今后会有所提高。现代科学和开采技术的进步很有可能让上述比例提高一倍。即使只提高10%,也意味着能多开采1.2万亿至1.6万亿桶。如按目前的消耗水平计算,这个量已可满足地球50年的需求。

  目前的全球日消耗量大约是8600万桶,对应不同的经济前景,每年的增幅应在0-2%之间。这并不是说全球的石油供应能力将平稳增长下去,不会受到诸如人力资源、市场准入、资源国家主义、历史遗留问题和物流等瓶颈因素的制约。不过,近期的各种障碍不会导致2030年或2050年全球供应达到顶峰。时代的发展和全球技术和创新领域焕发的活力将克服这些过渡性障碍的影响。

  什么情况可以视为产量高峰到来了呢?在这个问题上,人们普遍接受的一个临界点是,可开采能源储量最终有50%被开采消耗掉。这一理论出自杰出的壳牌地质学家金·休伯特。然而,现代开采技术无疑会将休伯特的“50%假定”拉长。他的那个假定是基于人造卫星时代的技术水平。而即使将50%的尺度稍微延长一点,比如说到55%,那么,高峰节点的到来就将推后20年至25年。

  基于以上各种合理假设,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以我主观且不精确的估计,这个节点的到来最大可能会在2045至2067年之间。

  据剑桥能源学会预测,到2017年,全球石油日消耗量将从目前的8600万桶增加到1.15亿桶。休伯特理论认为的触顶然后一路下行的模型不会出现,石油生产将进入一个波浪式的、长达几十年的高位徘徊时期。

  在石油供应本身这个要素上,目前的情况还是很乐观的。地球上有充足的原油供应,足以应付本世纪末之前全世界每天1亿桶的消耗量。技术也是一大因素。当今,人类在手机、电视、长寿药物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科学进步,石油开采方面也同样不会停滞不前。不要杞人忧天,这会妨碍世人专心讨论能源政策的优先着力点。

 大可 可不 不必

扩展阅读

系列专题:向韩非学管理魏昭王欲与官事,谓孟尝君曰:“寡人欲与官事。”君曰:“王欲与官事,则何不试习读法?”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王曰:“寡人不能读此法。”夫不躬亲其势柄,而欲为人臣所宜为者也,睡不亦

  作者:王山详情


“红罐之战”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双方仍在不断发力斗狠之中,大部分人无论是同情还是理性,应该都会力挺加多宝,断言王老吉是败局已定!在此我们抛开种种不可抗拒因素不谈,比如资本、管理、制度、团队等,就侧

  作者:刘弘毅详情


“国家发改委通过了力帆轿车的核准,不必过分高兴。”2005年12月16日晚19时20分,尹明善给力帆高管们发了这样一条短信。力帆终于拿到了轿车“准生证”。尽管尹明善勉励他的团队不必过分高兴,但他的高兴

  作者:李超详情


制度不必管得太细   2013.01.04

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需要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很多企业在刚起步的时候,是没有制度的,以至于什么都不好办,管理乱,企业更乱。所以,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都会制定制度。毕竟制定一套适

  作者:杨思卓详情


目前,有研究者认为,GDP增速已严重偏低,政府需再出台刺激政策推动经济增长。  其实,政府稳增长没有问题,关键是出台怎样的政策。当前我国经济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能过剩,因此应容忍经济适度调整,不对增

  作者:王小广详情


最近,很多博友问到创业之事,大家都希望赚到钱,但又害怕担当风险,询问做什么以及如何创业比较好。就像股市的提醒一样,任何创业都是入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要想赚到钱,首先要能亏得起,否则,还是做一份安逸的

  作者:高扬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