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勃独一无二的豆瓣
作者:丁炜 240
互联网英雄为大家所崇拜,也就不断地有人希望成为互联网英雄。但凡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出现什么新的好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国内模仿的往往不止一家,而这些人倒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门户——美国以yahoo为大,而中国是三大门户。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豆瓣的商业模式在美国没有参照物,在国内更是独此一家。“现在别人可能在琢磨豆瓣在做什么,等他们琢磨明白了,豆瓣可能已经在做别的东西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是领先的”,杨勃对于自己做豆瓣的idea颇为得意。
为梦想努力
早在中学时代,杨勃已经开始写电脑程序。“考大学的时候很想学计算机,但是和家里商量之后觉得,计算机只是工具,于是就选择了物理。物理给我的感觉是一种使命,计算机才是我真正的兴趣所在。”计算机对杨勃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他在业余的时间经常会写一些小程序——大学在写,出国读书的时候也在写。慢慢地,写程序在杨勃工作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到现在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写软件了”。
“回国的目的就是创业!那是在2000年——当时正好是互联网的热潮。”辞掉了硅谷IBM顾问科学家的工作,卖了家具,杨勃回到了北京。“从开始考虑回国到身在北京,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回来之后什么都没有着落。”但是,在仔细研究当时的国内互联网发展之后,杨勃觉得“水分太多”,想去做一些水分比较少的企业,所以决定和朋友做了一家物流企业。现在做的事情其实还是当时理想的回归。
从第一次创业的物流咨询服务公司到现在的豆瓣,虽然都是IT行业,但是差别在于豆瓣与文化的结合非常紧密。杨勃认为两次创业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要建立严密的数学模型——咨询当中有很多工业的模型,而豆瓣里也用到了很多类似的数学模型。“第一次创业是觉得那里有机会,是冲机会去的。那次创业有一个体会,觉得除了机会之外,兴趣是更重要的东西。”
杨勃认为,现在做的豆瓣,本身的文化主题是他喜欢的,网站的建设和软件的工作也是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另外,杨勃觉得自己从学数理的背景来说也比较适合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行业——这里有大量的数字,很多地方需要数字来产生价值。
阳春白雪与萝卜青菜
虽然是随缘,杨勃在做豆瓣之前已经考虑好了豆瓣的商业模式。“豆瓣现在才开始半年,在内容形式上还会不断地变,但是还没有脱离当初我想要做的那种形式。”
2000年杨勃回国想投身互联网的时候,他还没有完整的思路,“那时候更多的是创业的冲动,并没有具体地想好做什么事情”。
去年秋天,受到朋友的启迪,杨勃有了创立豆瓣的想法。“最初是和朋友聊天,大家都喜欢旅游,希望有一个可以让大家互相推荐一些非主流旅游点的网站。”于是,杨勃开始着手做这样的网站,最开始的时候叫“驴踪”,后来改成了“驴宗”。做了没多久,杨勃在仔细考虑商业模式后,改变了自己网站的方向。“我希望能涵盖更多的人群,但是豆瓣和驴宗的内涵是一样的,在于帮助大家去发现更多自己不知道但是有价值的东西。”
很快,杨勃就发现文化类的产品更适合这样的形式。“书和电影自己都很喜欢,而且这里面的价值更大。每年要出几十万本书,没人可能读完所有的书,但是这里面有很多适合你而你自己可能不知道,特别是非畅销书。我在国外的时间有十年,回来以后看的书自然有很多是非主流的东西,心里就会有交流的渴望,想知道有多少人在和自己看一样的书。这几方面结合起来,就开始做豆瓣了。”
尽管转载其他网站内容会带来一些人气,但杨勃还是本能地排斥:豆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上面的交流是有意义的,“灌水当然会有,但是水分不多,豆瓣一直反对转载,你要么写自己的看法,要么不写”。
从豆瓣开始的第一天,杨勃就把豆瓣的口号确定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他希望不管是主流、非主流的书,都能在豆瓣找到有共同爱好的人。
“这可能和豆瓣一开始的传播方式有关,最开始的时候,豆瓣主要是通过人们的Blog来相互推荐,现在我们也会在读书类的杂志上做一些不大的广告,目前主要的营销方式还是口碑。这些经常写Blog的人层次相对偏高,尽管现在的豆瓣阳春白雪了一些,我也没办法左右它的发展趋势,这些都是用户决定的。也许未来的豆瓣没有青菜,但是它起码抓住了萝卜。”
找长远的投资者
“第一眼看到豆瓣就喜欢上了——清洁淡雅的设计让我的眼睛感到舒适,细看内容,更是欣喜。我想大概我潜意识里一直在寻找这样一种‘读书俱乐部’吧:她既能给人自由选择的宽度和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和个性,并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引领作用。豆瓣让我有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就像一个大家庭,我愿意信赖这家庭里面的人,至少在读书的口味上。我想我会在这里读到很多好书,结交很多朋友的。”
这是某网友Blog上的一段文字,正好印证了杨勃对豆瓣的设想和期望。在吸引了用户的同时,豆瓣也吸引了众多风险投资的目光。
“豆瓣已经可以接受风险投资的进入”,杨勃告诉记者,“但是投资的进入不是豆瓣前进的推动力”。尽管即使没有风险投资豆瓣也可以向前走,但是差别在于风险投资的进入能让豆瓣前进得更快。“每次我们在alexa(权威网站排名网站)上流量往上冒一下就会接到一两个电话”,说着,杨勃很开心地笑了起来,“这说明风险投资也一直在关注我们的网站”。
目前,豆瓣通过帮助用户找到喜欢的书以及产生的购买行为向卖方收取费用。依靠这些小小的链接,豆瓣从开始的第一天就有了收入虽然不多,但是“能够支付豆瓣除了人员以外的开销”。这样的赢利方式是杨勃在一开始就考虑好的,链接也是在豆瓣开始的第一天就有,这并不是未来主要的赢利模式,但这是目前豆瓣唯一的收入来源,也使得豆瓣成为少数几个有固定收入来源的SNS网站之一。
从长远来看,杨勃不希望豆瓣成为一个简单的比价网站。“豆瓣最核心的价值是帮助用户发现对他们有价值的产品、服务或者是人。”
杨勃认为,在豆瓣现在的基础上,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从目前来看,还是做文化类的,有很多选择的产品。有的风险投资希望做短期的投资,但是杨勃认为自己没办法说服他们认识到豆瓣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当然,杨勃对自己的豆瓣充满了信心,他认为豆瓣不是没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网站。“现在我们对待风险投资的态度是欢迎,而且非常开诚布公,但是我现在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眼光比较长远,能够超越短期的盈利模式,看到豆瓣长久价值的投资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豆瓣的商业模式在美国没有参照物,在国内更是独此一家。“现在别人可能在琢磨豆瓣在做什么,等他们琢磨明白了,豆瓣可能已经在做别的东西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是领先的”,杨勃对于自己做豆瓣的idea颇为得意。
为梦想努力
早在中学时代,杨勃已经开始写电脑程序。“考大学的时候很想学计算机,但是和家里商量之后觉得,计算机只是工具,于是就选择了物理。物理给我的感觉是一种使命,计算机才是我真正的兴趣所在。”计算机对杨勃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他在业余的时间经常会写一些小程序——大学在写,出国读书的时候也在写。慢慢地,写程序在杨勃工作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到现在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写软件了”。
“回国的目的就是创业!那是在2000年——当时正好是互联网的热潮。”辞掉了硅谷IBM顾问科学家的工作,卖了家具,杨勃回到了北京。“从开始考虑回国到身在北京,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回来之后什么都没有着落。”但是,在仔细研究当时的国内互联网发展之后,杨勃觉得“水分太多”,想去做一些水分比较少的企业,所以决定和朋友做了一家物流企业。现在做的事情其实还是当时理想的回归。
从第一次创业的物流咨询服务公司到现在的豆瓣,虽然都是IT行业,但是差别在于豆瓣与文化的结合非常紧密。杨勃认为两次创业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要建立严密的数学模型——咨询当中有很多工业的模型,而豆瓣里也用到了很多类似的数学模型。“第一次创业是觉得那里有机会,是冲机会去的。那次创业有一个体会,觉得除了机会之外,兴趣是更重要的东西。”
杨勃认为,现在做的豆瓣,本身的文化主题是他喜欢的,网站的建设和软件的工作也是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另外,杨勃觉得自己从学数理的背景来说也比较适合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行业——这里有大量的数字,很多地方需要数字来产生价值。
阳春白雪与萝卜青菜
虽然是随缘,杨勃在做豆瓣之前已经考虑好了豆瓣的商业模式。“豆瓣现在才开始半年,在内容形式上还会不断地变,但是还没有脱离当初我想要做的那种形式。”
2000年杨勃回国想投身互联网的时候,他还没有完整的思路,“那时候更多的是创业的冲动,并没有具体地想好做什么事情”。
去年秋天,受到朋友的启迪,杨勃有了创立豆瓣的想法。“最初是和朋友聊天,大家都喜欢旅游,希望有一个可以让大家互相推荐一些非主流旅游点的网站。”于是,杨勃开始着手做这样的网站,最开始的时候叫“驴踪”,后来改成了“驴宗”。做了没多久,杨勃在仔细考虑商业模式后,改变了自己网站的方向。“我希望能涵盖更多的人群,但是豆瓣和驴宗的内涵是一样的,在于帮助大家去发现更多自己不知道但是有价值的东西。”
很快,杨勃就发现文化类的产品更适合这样的形式。“书和电影自己都很喜欢,而且这里面的价值更大。每年要出几十万本书,没人可能读完所有的书,但是这里面有很多适合你而你自己可能不知道,特别是非畅销书。我在国外的时间有十年,回来以后看的书自然有很多是非主流的东西,心里就会有交流的渴望,想知道有多少人在和自己看一样的书。这几方面结合起来,就开始做豆瓣了。”
尽管转载其他网站内容会带来一些人气,但杨勃还是本能地排斥:豆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上面的交流是有意义的,“灌水当然会有,但是水分不多,豆瓣一直反对转载,你要么写自己的看法,要么不写”。
从豆瓣开始的第一天,杨勃就把豆瓣的口号确定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他希望不管是主流、非主流的书,都能在豆瓣找到有共同爱好的人。
“这可能和豆瓣一开始的传播方式有关,最开始的时候,豆瓣主要是通过人们的Blog来相互推荐,现在我们也会在读书类的杂志上做一些不大的广告,目前主要的营销方式还是口碑。这些经常写Blog的人层次相对偏高,尽管现在的豆瓣阳春白雪了一些,我也没办法左右它的发展趋势,这些都是用户决定的。也许未来的豆瓣没有青菜,但是它起码抓住了萝卜。”
找长远的投资者
“第一眼看到豆瓣就喜欢上了——清洁淡雅的设计让我的眼睛感到舒适,细看内容,更是欣喜。我想大概我潜意识里一直在寻找这样一种‘读书俱乐部’吧:她既能给人自由选择的宽度和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和个性,并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引领作用。豆瓣让我有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就像一个大家庭,我愿意信赖这家庭里面的人,至少在读书的口味上。我想我会在这里读到很多好书,结交很多朋友的。”
这是某网友Blog上的一段文字,正好印证了杨勃对豆瓣的设想和期望。在吸引了用户的同时,豆瓣也吸引了众多风险投资的目光。
“豆瓣已经可以接受风险投资的进入”,杨勃告诉记者,“但是投资的进入不是豆瓣前进的推动力”。尽管即使没有风险投资豆瓣也可以向前走,但是差别在于风险投资的进入能让豆瓣前进得更快。“每次我们在alexa(权威网站排名网站)上流量往上冒一下就会接到一两个电话”,说着,杨勃很开心地笑了起来,“这说明风险投资也一直在关注我们的网站”。
目前,豆瓣通过帮助用户找到喜欢的书以及产生的购买行为向卖方收取费用。依靠这些小小的链接,豆瓣从开始的第一天就有了收入虽然不多,但是“能够支付豆瓣除了人员以外的开销”。这样的赢利方式是杨勃在一开始就考虑好的,链接也是在豆瓣开始的第一天就有,这并不是未来主要的赢利模式,但这是目前豆瓣唯一的收入来源,也使得豆瓣成为少数几个有固定收入来源的SNS网站之一。
从长远来看,杨勃不希望豆瓣成为一个简单的比价网站。“豆瓣最核心的价值是帮助用户发现对他们有价值的产品、服务或者是人。”
杨勃认为,在豆瓣现在的基础上,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从目前来看,还是做文化类的,有很多选择的产品。有的风险投资希望做短期的投资,但是杨勃认为自己没办法说服他们认识到豆瓣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当然,杨勃对自己的豆瓣充满了信心,他认为豆瓣不是没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网站。“现在我们对待风险投资的态度是欢迎,而且非常开诚布公,但是我现在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眼光比较长远,能够超越短期的盈利模式,看到豆瓣长久价值的投资者。”
独一无二 一无 豆瓣 无二
扩展阅读
法则三:创造独一无二的品牌体验 2018.12.09
本期封面报道其它文章: 法则一:你的品牌够酷吗 苹果贩卖酷文化掀起风暴 吴世雄:酷是客户至上的时尚表达 法则二:借网络引燃品牌魔力 Go ogle:制造Googol级的传播力 联 想借网络营销造世界
作者:金错刀详情
中国企业需要独一无二的“地头力” 2009.08.12
大危机,大机大用。重要的是别那么浮躁,别那么雄心万丈,而是安心于做好每一件事,凝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承当起一刻接一刻地精进,就一定可以开发出生活这个巨大的、生生不息的矿脉。 我们这几代人最致命的一个错
作者:王育琨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我要发布需求,请点我!
丁炜的文章
管理文库分类
最新发布
- 1厂家招商准备工作之沟 5
- 2太古可口可乐第2期降 15
- 3一定要脱离产品谈招商 19
- 4员工不是被招聘进来的 29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必增 16
- 6西安王晓楠:2024 1472
- 7辅警或迎来转正新契机 43
- 8西安王晓楠:辅警月薪 55
- 9什么是小型门店的底层 38
培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