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版微博将成未来互联网蓝海

 作者:陈丕宏    211

企业SNS需求与大众微博很不相同

  主持人权静:这次来,丕宏是要跟我们聊一个新鲜的事件,每次有了新的好消息,都会来新浪跟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是华美宏大明晰谷推出了SET商业社交企业转型方案这样新的事件。今天丕宏会跟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个方案方方面面,今天早上刚刚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说到社交,现在当下最火的一个词就是微博,也是新浪推出的新浪微博。商业的社交跟传统意义理解的SNS大众的社交有什么不一样吗?

  陈丕宏:它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是它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大家对传统的消费大众的社交媒体,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尤其是新浪微博开通以来,这么大的流量,这么大的用户。在个人性的,消费型的使用上,它的社交意义主要是交朋友或者传达一些很快的信息。这样的概念我跟很多不同的人之间彼此有一个相连的关系,互动的关系,彼此有很快的回馈、反馈甚至于一起合作,解决一些问题的关系。让这种沟通的方式在企业里它的价值是很高的。企业里真正沟通的唯一的工具就是电子邮件。e—mail是非常线性的东西,跟微博这样很多纬度,以及不同来源,大家可以贡献的内容,它的速度也好,它的多元性也好,差别实际上,等于是一个在看黑白电视,一个在看3D彩视一样,之间的差别很大。

  企业的使用,SNS跟消费媒体上有很大的差异,因为企业上是有很多保密的需要,保密需要以外,还有所谓权限的需要。我们虽然在企业里使用SNS,基本上让我们的工作性质、形态和习惯有一个改变,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还需要让企业感觉到这个东西在使用上来讲有很多真正企业需要,不管是安全度也好,保密度也好,隐私度也好,以及权限的设定,都需要考虑企业本身的性质。所以很多企业需要使用的东西,放到公众的社交媒体上很不适合。这种模式我们叫私有云,虽然放在云端,就像新浪微博是一个云的服务,云计算。在企业里,另外炒得很火的,除了刚才说社交以外,就是云计算。我这次来,昨天在云的大会上做了一些演讲,这个云全世界在IT业很大的潮流。云基本上把企业很多服务,很多应用,推到云端上,可是你仍然要让企业感觉到,虽然说能应用到云,覆盖这么广泛,尤其有全国性的企业或者跨国性的企业,云很好,但是要维持它的安全度、隐私度等等这些东西,我们希望提供给企业新的经营,以及沟通、交流还有回馈、写作的模式,还有方法以及平台。可是是企业在社交媒体上觉得做起来是没有办法取得这样的效果,我们希望提供这样的解决方案。

  主持人权静:通过刚才您的叙述,让我们大家产生这样的理解,就是微博对于大众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它提供了很多在沟通方式上革命性的变革,这些变革其实企业也是需要的,但是企业需要的微博又跟现在通常大众的微博不一样,能不能通俗理解您的这个产品就是企业版的微博服务?

  陈丕宏:可以这么说。并不是说公司不会用到新浪的微博,公司还是需要用到新浪微博,尤其在本身的比如公关上,我们的品牌上面,我们打的知名度上面,这些都是通过像新浪微博这样的平台做到最大最高的效果,但是对企业内部本身的沟通以及企业和客户之间紧密,比如说我们的代理商伙伴,所谓比较私有的关系,就需要像我们明晰谷这样的平台来做,两个是相辅相成的。

  主持人权静:我们通常像新浪微博是面向大众的,面向公众,开放的。明晰谷推出SET企业解决方案是对内的,或者跟企业私属的业务相关的,这样的分水岭。

  陈丕宏:是的。

  企业内部沟通也要从1.0进化到2.0

  主持人权静:说到新闻的趋势,我们通常会说传统的比如像新浪网门户网站,这是1.0时代,微博包括之前的博客,微博就更甚了,推出之后,让互联网进入2.0时代,对企业办公来讲,是否存在从1.0到2.0的进化?

  陈丕宏:没错,企业有几个很有趣的现象,我刚入行大概是二十几年前,进入到IT行业,在美国,是1981年是PC时代的刚刚开始,在80年代、90年代是企业的IT最后带动消费大众的使用,像PC和其他很多应用都是这样。过去这十年,比如我们很多互联网服务,包括新浪在内,谷歌,甚至于智能手机,苹果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个趋势已经完全反过来了,变成消费大众使用的东西,已经反过来带动企业的IT潮流。我见到世界上大的公司CIO,你的东西没有在消费大众使用上,已经证明你不用来跟我谈,大家发觉在这么大的战场上锻炼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有用,好用的东西,尤其是用户的经验、体验,变得更优善,更完善。

  从那个角度来看,企业在1.0时代的时候,过去30年,我们主要想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处理公司的事情、事务,不管是我们的数据也好,不同的信息也好,以及我们的文档也好,都是以事和务为主,到2.0时代,我们发现人最宝贵的是时间,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这么多员工,多半不是把员工当做螺丝钉在使用,而是员工每个人都有很多经验和智慧,我们是借着员工来处理很多常常叫做企业内部的非固定的流程,或者是根本就没有固定的流程,传统已经可以固定的流程,现在大概都已经解决了,就是1.0的东西都解决了。2.0的时代,真正应该做的是设计出来真正以人为核心的,让人自己可以来更有效来分享以及碰撞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在处理危机,处理例外的东西以及解决问题,甚至创新,你说创新的流程是什么?是没办法定义的东西。这样的情形,让大家能够人跟人,人跟事,像在微博上面,可以fellow,四也是一样,可以fellow重要的事情,重要的项目,彼此碰撞,解决问题的速度可以增加很多。

  主持人权静:创新像化学反应。能不能举个例子,比如说在企业内部沟通方面,我们传统意义上来说,如果有一个项目,可能会通过群发邮件或者发给某一个,抄送其他几个人,大家邮件很多封邮件下来,用了这个产品之后,会对企业内部沟通产生什么变化呢?

  陈丕宏:我们使用电子邮件习惯者,尤其是我们这个年代长大的已经习惯了,它在耗费我们企业总体时间上是很大的,在美国有些这方面的专家,像德勤这样大的咨询机构对这方面有非常精深的研究。发现企业里,我们平常花再处理电子邮件上,每个人花的时间不大一样,平均每个人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职位比较高的人,私信越多,我平常一天要处理三四百个邮件。我们有这么大的量。时间非常多,他们把这种叫做黑色的经济,就是你把工作的工时加在一起,我们都在付工资的话,是很难计算的,这个量非常大,有点像地下经济的意思。

  主持人权静:有点像黑洞一样。

  陈丕宏:这样的结果很难真正了解我怎么会花这么多时间,好像没什么成效,很多原因像e—mail是线性的东西,你送给十个人,十个人可能再送给十个人,有时候可能送回来给你,一下子变成乱七八糟。

  主持人权静:你要看到后面好几层转,才知道这个事情怎么回事。

  陈丕宏:所以整个事情的转变,把它变成SNS社交化,它的有关好几层意思在里面,有社交,相连,也有社区,有社区群众的人,同样做一件事情的人,在一起工作,社区是做一个项目,在那。不需要电子邮件,每天花很多时间在追,更何况很多时候变成噪音,有的时候你不需要参与,也被人家CC到了。今天放在SNS里,像明晰谷的好处,大家就到同一个地方来工作了,这样的话,不用每个人追来追去,追同一件事情,追那么多次,就放在同一个地方来做。

  举一个很具体的例子,我们自己客户很多,有一个很大的客户在日本,今年暑假的时候,有一个蛮大的事情来问我们,这个事情影响很大。在传统渠道用客服,用e—mail方式,在日本的员工,客户的代表,会把它送到客服e—mail里,客服去处理这个事情,搞了很久,他们了解到事情严重性以后,才会送到我这里,也许很多天以后的事情,甚至更久,来了知道也不答案是什么,大家开会,我把大家找来,有时候甚至不知道哪个人有答案,最后搞半天,最后把答案解决了,可能是好几天,好几个星期的事情,这是正常的。

  主持人权静:越大的公司越是这样。

  陈丕宏:一定的。现在不一样,现在不这样,在内部沟通以后,有这样的机制以后,我那天早上起来,是在日本这件事情发生12小时以后,因为我是追踪这个特别的客户的人,我在follow它,在我的河流里看到这事情。我看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有26个帖子。

  主持人权静:证明关注的人很多。

  陈丕宏:而且每个人都有一些很好的建议,我已经360度看到这个问题在哪里,很清楚,不需要再开会了。就像刚刚说的,如果以前开会,我也不知道找这些人来。我马上就知道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我马上就回日本这位同事,我的决定就是这样子,请你回去告诉他怎么怎么。星期一到了东京,见了大客户,CIO,技术长,他说陈先生,你们的服务真是很棒,太快了,不到24小时马上就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其他大的厂供应商,比你们4S糟多了。我说谢谢,没错,我们公司的确比较小,我们本来就应该比较快,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工作的方式是全面的社交化,非线性的工作方式变得非常有效。

  换句话说,传统的沟通方式在企业里,是你应知而知的知识管理,我们到了所谓SNS企业的社交网络里的工作方式,是说你可知即知,可知即知的好处,并不是说你没有权限,你不应该知道的,我可以把你保密起来,但是在多半情形下,有点像20、80定律,三角形反过来,80%开放的,你真的不应该知道,你才不知道,以前假设说每个人都是坏人,除非我让你知道你才会知道。那样的工作环境下,你很难造成碰撞的结果。我们可知即知最高的境界,就变成是不知亦知,换句话在我的状况下,我刚才讲的例子,我根本不知道那些人有答案,我也知道答案,这是知识流动,知识碰撞的最高境界。

  社交工具将商务沟通扁平化

  主持人权静:这种社交的方式,确实把整个沟通包括管理的环节彻底扁平化。我可以分享身边的案子,其中我的记者朋友跟我讲一件事情,他当时有一次去采访一个企业,没有直接联系到这个企业很高层的负责人,跟一个比较低层的负责对外联系公关的人在反复交涉,结果这个人始终不怎么理他,沟通一个星期之后,就很生气,他快要放弃之前,说了一句狠话,你再不理我,我就发微博@你老总,这张非常灵,第二天公关很主动跟他说,也非常配合他了,真是提供了一种跟你公司最高老板交流的渠道。我也知道很多餐厅,他们现在会开通微博,通过微博搜集他们客人直接的反馈,也是扁平化的渠道。

  陈丕宏:这种扁平化以及透明化,对我们企业经营也好,不管是餐厅,像我们是软件公司,很多不同的行业,我个人发觉这种作业方式,这种经营的方式,是什么行业都可以用得到的。但是某些行业它把员工的价值和资产和知识比较看重或者客户。我基本上觉得有几种行业的类型会比较很快感觉到它的价值,第一像知识型企业,但是知识型企业不见得一定是高新企业,很多企业都是知识为主的企业。另外一种以服务导向的企业,因为服务导向里,你需要得到客户满意度越高,越需要很快的回应或者更快的回馈。第三类是所谓接触型企业,比如说零售业就是接触型企业,或者你到处都有流动的销售,移动人员。现在因为有iPad以及智能手机,我们使用电脑的方式已经有革命性的改变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使用,就不再是绑在桌子前面,而是你可以带着你的接触,直接到你接触点去。

  比如假象,我今天在销售零售环境里,比如我们制咖啡机,最近有自己的经验,我想去买咖啡机,要很贵的钱,我以前也买过,我最怕很难清洗,到时候弄半天,很麻烦。我说你能不能弄给我看看,解释给我听,他没办法,因为很贵的机器是锁起来的,他没有办法演示给我看。平常也是一样,怎么弄水,做不到,今天有明晰谷这样的东西,所有东西在里面,有沟通。第一你要看清洗,这里有视频就是清洗,或者我客户亲自见证,只要放一个客户跟我说,每次洗这个两分钟就好了,我看觉得很靠谱,500块美金的东西不会下次再来或者回家想想,当场可能就买了。而且他可以很快有回馈,因为可能公司告诉他这样买最有效,可是他自己实战的时候晓得不是这样卖最有效,是这样这样卖最有效,他在微博上,马上回馈给其他同事,假如今天有400个零售据点,在400个零售据点的一万人统统马上知道,不必这样的卖点,可以那样那样的卖法。知识的动能就增加了很多。传统在讲公司的管理是在讲知识的数量,今天在2.0时代应该想到的是知识的动量,而不是数量。

  主持人权静:它的传播力,能传播多有效率。

  陈丕宏:对。

  明晰谷给企业提供私密性的社交空间

  主持人权静:我想之所以有新浪微博这样的产品,还需要有明晰谷这样的产品,刚才也说到一些,希望能进一步展开。保密和私密性也是特别重要。我接触过很多这样的用户,因为我们在财经频道,经常有金融类的公司他们开微博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顾虑,就会说我能不能让我发的微博只有哪些人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但是现在的新浪微博确实没有这个功能?

  陈丕宏:新浪微博主要的诉求和主要的价值是在于它的传播量要大,你越多人,越多朋友,越多粉丝越好。可是在企业的应用来讲,是比较不一样的归属性,企业里是说这个东西如果分享给这个客户,那我就不应该分享给那个客户,因为他们俩是竞争的对手。所以很多的权限是在于很复杂。对于新浪微博这种大众媒体、社交媒体,不会需要做这些事情,因为做太复杂以后,就很难用。

  主持人权静:也会影响在大众当中的传播力,而且微博的理念跟宗旨就是开放透明。

  

 企业版 互联网 将成 互联 联网 未来 企业

扩展阅读

西安王晓楠:为什么每一次互联网风口你都错过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每一次互联网风口都错过了?这一次,我们来好好聊一聊。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过去的一些互联网风口。从某宝电商到微商,社交电商再到直播,每一个风

  作者:mys5518详情


西安王晓楠:为什么每一次互联网创业风口你都错过了? 每一次互联网创业风口你都错过了,这可能让你感到沮丧和失落。但是,不要气馁,因为这不完全都是你的错。创业风口的出现往往是由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微电商众创联盟详情


2023年11月3日—11月4日,在美丽的厦门海滨五星级万丽大酒店,来自福建省15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60多人参加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企业家研习营。研习中,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我们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在数据+算法定义的世界中,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构建企业新型竞争优势。当前,全球信息通信技术正进入技术架构大迁

  作者:王京刚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