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活动的理论与实务研讨讲义1

  文件类别:培训讲义 课程讲义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11K

  下载次数:180

  所需积分:4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5S”活动的理论与实务研讨讲义1
“5S”活动的理论与实务研讨讲义 主研讨人:赵舰航 第一章 5S活动概述 一 5S的含义 5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清扫(Seizo)、清洁(Seimitsu)和素养 (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这个5个词在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均是“S”开头 ,故简称为“5S”。 二 5S的起源 5S早起源于日本,开始为3S,即整理、整顿、清扫。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公司)所开 展的文明生产活动。 三 5S的推广 现在很多人又有6S、7S、8S,可能以后还会有9S、10S等。 6S=5S+Safety(安全)。7S=6S+Systematize(制度化)。8S=7S+Standardize(标准 化)。 四 5S的对象 即指——办公现场的“环境”。对办公现场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再制订出相应的计划措施与 标准,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 五 5S的核心是 ——养成习惯,并形成习惯化——素养。 六 就我们公司来说,5S—— 指办公室所有横向的和纵向的空间,包括:地面(工作间、会客厅、走廊、卫生间等) 、办公桌、电脑(主机、显示器、鼠标、线束等)、打印机、扫描仪、资料柜、中转柜 架、文件架和文具筒等;也包括电脑中的资料,个人的记录稿、个人的形体,个人的精 神、及工作流程、管理流程等。 第二章 5S活动的内容(上) (一)整理 1 定义: 把工作办公场所中的所有物品区分为有必要的和不必要的,所有没有必要的都要清除或 放在其它地方。 2 要点: 2.1对办公现场的摆放现状和停滞不前的现状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 现场不需要的。 2.2对办公现场不需要的物件、物品,要坚决清理出办公现场; 2.3对办公现场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办公现场无不用之物。 2.4对不能再使用的(报废的)物件,也应区分并加以处置。 3 目的: 3.1改善和增加办公所用的空间,改善和增加电脑中的空间; 3.2办公现场无干扰之物,提高工作效率; 3.3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淆等差错事故; 3.4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情绪。 4 公司内部: 4.1书籍资料的分门别类的区分; 4.2光盘资料的分门别类的区分; 4.3电脑中的资料也应分门别类的区分; 4.4客户资料、备份资料等也应如此; 4.5其它文具类等亦如此; 4.6它类物件(包括个人的物件或物品)。 5 做法: 5.1按使用周期分区分类 5.2按使用频率分区分类 (二)整顿 1 定义: 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物件定点定位放置,并放置整齐,必要时加以标识。 2 要点: 2.1所有物品(资料、书籍、设备及其它)摆放在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便于查找; 2.2电脑中制作、或客户的原始资料应分类存放,并加以可识别的命名,以便于查寻和调 用; 2.3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 2.4摆放应目视管理——标识。 3 目的: 3.1办公场所一目了然,井井有条; 3.2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3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 4 我们公司内部: 4.1书籍资料(含杂志类、参考资料类); 4.2光盘资料之客户原始资料——证书、样本; 4.3光盘资料之公司用之软件; 4.4光盘资料之公司备份客户资料; 4.5电脑中制作的资料、扫描的相片、证书等; 4.6客户的相片、样品、样本刊、文件等资料; 4.7公司内部用的表单、制度等; 5 做法: 策划(P)—— A放置地点设定;(见5S现场标准要求表之资料放置) B放置区域的划分与规划;(见5S现场标准要求表之资料放置) C标识; D总体平面图。 实施(D)—— 按5S 现场标准要求表中的所罗列的44条进行实施。 检查(C)—— 对未按5S 现场标准要求表中的要求执行,和已经按5S 现场标准要求表的要求执行的进行检查,并记录予以公布。 总结(A)—— 将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和表现好的方面或个人进行总结,去莠存良,有则改之,无则加 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改正(修订)—— 将上述要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针对性地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上述操作是完全引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之PDCA循环运作系统)。 第三章 5S活动的内容(下) (三)清扫 1 定义: 将办公场所中公共的部分、自己的部分,工作所用的设备,附属设备等清理干净,并 保持其干净与亮丽。 (注:含横向的空间和纵向的空间——第一章的第六条) 2 要点: 2.1公共区域的卫生打扫,在外请的钟点工; 2.2每周三下午下班后应进行大扫除(具体规范见《卫生制度》); 2.3每天上班5S一分钟,下班5S一分钟; 2.4自己岗位上的清扫工作自己做; 2.5设备要维护与保养; 2.6资料书籍、光盘等应爱惜; 3 目的: 3.1改善; 3.2保养; 3.3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 4 做法: 4.1清扫的时间安排与频率安排(见《卫生制度》); 4.2做到清洁的程度: a桌面、电脑外壳上无灰尘覆盖; b电脑中无无用之资料与已打不开之资料; c桌上借阅的资料与书籍摆放整齐,且在下班临走前完整地归还于原位并复原; d人不在位时,椅子摆放应端正且整齐; e 所有设备与办公用具应整齐、美观、整洁; 4.3破损的物件能修好的应修理好,纸张可再用的应再次利用。 5 推广 5.1死角里,角落里; 5.2宿舍公共区域的清洁; 5.3个人形体的“清扫”; 5.4个人精神上的“清扫”; 5.5办公室和宿舍以外的地方; (四)清洁 1 定义: 将前“3S”的成果认真维护,使办公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 2 要点: 2.1整齐,清洁卫生,提高工作热情; 2.2文件、资料的妥善保管,勿污损; 2.3个人形体上的“清洁”:衣、食、住、行; 2.4个人精神上的“清洁”:待人有礼貌,尊重别人,宽容别人,遵守公司规章,工作积极 ,5S从身边小事做起,营造一种和谐、竞技、凝聚的团队。 2.5消灭职业病: a观念革新,把工作当作享受; b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c工作相互配合与支持; d服从安排,遵守纪律; e留下真实有效的记录。 3 目的: 3.1监督 3.2根除不清洁的来源; 4 做法: 4.1检查; 4.2制定标准(见《办公现场5S标准要求》的44条); 4.3目视管理——(标识)“红牌”、“黄牌”(足球运动中常用的)警告或处罚昭示。 5 注意事项: 5.1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并注意加以预防; 5.2正确面对以前不良的“习惯”,去莠存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3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5.4不定期地检查——促使养成一种好的习惯。 (五)素养 1 定义: 每位成员均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主动积极的精神。 2 要点: 2.1经常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2.2经常自我检查和接受检查与监督; 2.3接受批评; 2.4对错误与不良的现象应主动积极地引起重视; 2.5形成好的修养,养成习惯。 3 目的: 3.1培养好习惯,遵守规则; 3.2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赋有凝聚力; 3.3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会议、书面的、报告、提议、电话等)。 4 做法: 具体内容见《办公现场5S标准要求》表中共计44条。 第四章 5S活动实施标准的说明 1 目的: 1.1促使每位成员能有一定的依据,来落实5S的要求; 1.2促使每位成员能尽快地养成好的习惯; 1.3使公司管理更上一台阶,达到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1.4培养每位成员都有修养。 2 要求: 2.1按“5S”的理念来指导5S活动的开展; 2.2以“上班5S一分钟,下班5S一分钟”的口号来要求自己,并养成习惯; 2.3以高度的热情来认真对待; 2.4向标准化靠近; 2.5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6 5S除办公现场和生活空间外,还包括个人形体的5S和个人精神上的5S,及个人电脑 中的5S等等。 2.7人人平等,人人拥护。 3 实施: 3.1按44条标准要求,落实到每人; 3.2对每人采取不定期地检查; 3.3将检查记录,结果或报告在下次例会中予以公布,并找出症结所在,且针对性地加以 解决; 3.4将5S活动的标准要求与规章制度结合运用 ----------------------- D P A C D P A C A P 不断改进——这是万物进化之源。 C D 现 状 标 准 化 标 准 化
“5S”活动的理论与实务研讨讲义1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