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还《北大商业评论》以本来面目

 作者:刘先明    36



 何志毅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之间或者说何志毅与张维迎之间的矛盾,可能主要是因为《北大商业评论》主办权变更、旁落的问题激发的。

  今天,本人从网上看到有关《北大商业评论》的资料:

  1、人民网:《北大商业评论》2004年管理年会

  何志毅:《北大商业评论》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一份管理评论性刊物,我们的创刊宗旨是秉承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团结精神,实现创新的理念,融汇东西方管理智慧,根植于中国本土实践,关注中国本土问题,为中国企业的成长提供思想的动力和管理工具。

  《北大商业评论》自创刊第一年就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声誉与发展量迅速上升,这些成绩的取得自然离不开广大读者的厚爱与支持,离不开广泛学界和事业界的智慧与学术资源的支持。

  2、北京人才市场网:《北大商业评论》的招聘广告

  《北大商业评论》创刊于2003年12月,依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国内外一流商学院的学术智慧,以及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丰富的原创案例资源,本着“中西融贯,知行合一”的办刊理念,针对中国企业实际需求,精选最有价值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为中国企业成长提供思想动力是中国第一本高端管理评论刊物。

  3、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网:

  中心介绍

  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于2000年4月正式成立。中心隶属于北京大学,由光华管理学院托管,是从事管理案例教学、案例研究、案例资料库建设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以“提升中国管理教育,提炼中国管理思想”为使命,以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平台,建设“全球第一中文管理案例库,构筑中国企业发展博物馆”为目标,依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一流的教学、科研力量,联合海内外著名院校和杰出的专家学者,动员和协调国内外企业、媒体的各种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了一个案例库建设的资源平台。

  大事记

  2003年12月,北大案例中心主办的《北大商业评论》创刊。厉以宁教授担任主编,何志毅教授担任执行主编,该刊是中国第一本高端管理评论刊物。

  4、第一营销网: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就《北大商业评论》杂志主办权的说明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政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都没有资格成为《北大商业评论》杂志的主办单位。

  根据以上信息,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2000年4月正式成立的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隶属于北京大学,由光华管理学院托管;既然是托管,而且在托管期间,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的主任是由光华管理学院决定的,因此,光华管理学院对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的人员拥有人事决定权,这是没有问题的。

  2、2003年12月,北大案例中心主办的《北大商业评论》创刊,创办者是北大案例中心,北大案例中心的主任何志毅只能算是《北大商业评论》的领办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北大商业评论》的首要和主要依托者,没有依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这层关系,《北大商业评论》不可能在创刊的第一年就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如果换个角度,或在更大的范围来讲,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也可以称得上是《北大商业评论》的创办者。

  3、历史不能否认,何志毅自己也不会否认:《北大商业评论》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一份管理评论性刊物,即便是现在,在《北大商业评论》的网站上,我们还可看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北大商业评论》的主办单位之一。

  也许《北大商业评论》和何志毅是为了解决《北大商业评论》出版的身份问题,也许是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政策的关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没能再成为《北大商业评论》杂志的主办单位之一,但是,现在《北大商业评论》的主管、主办和主编们,你们在变更《北大商业评论》的主办权时,是否考虑过以下四个问题:

  1、作为为中国企业成长提供思想动力的高端刊物,《北大商业评论》的生命力在于拥有一批喜欢《北大商业评论》的读者,而很多读者订购《北大商业评论》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是:《北大商业评论》创办于和依托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关于《北大商业评论》的主办权丧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河南出版集团下的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多少《北大商业评论》的读者知道?又有多少《北大商业评论》的读者赞同?

  3、《北大商业评论》如果不解决出版身份的问题,是不是就办不下去了?

  4、在北京和北京大学里,是不是就找不到其他可利用的更好的刊号资源了?

  也许,从法律的角度上讲,《北大商业评论》与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在《北大商业评论》刊号问题方面的变通性合作,没有法律问题;但是,在《北大商业评论》主办权的变换过程中和变换后,其中的“情”与“理”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

  从“理”的角度上讲:《北大商业评论》的依托者和主办者曾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托管北大案例中心(含《北大商业评论》)的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大商业评论》要变更主办权,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不报告曾经的依托者、主办者、托管者,这走到哪里,不管是讲道理、还是讲管理,都是讲不通的。《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就《北大商业评论》杂志主办权的说明》里说到“《北大商业评论》要想健康发展,必须解决出版的身份问题。”这一句话,没错;但是,将《北大商业评论》的主办权变换为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了,而且事先也不报告给曾经的依托者和主办者之一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这算是健康的操作方法吗?

  从“情”的角度上讲:如果变更《北大商业评论》的主办权后,《北大商业评论》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之间的关系随之被割断,别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领导不同意,就是很多有良知和讲感情的《北大商业评论》的读者,恐怕也是不能答应和接受的。办好《北大商业评论》是为了给读者看的,解决出版身份问题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看的;《北大商业评论》与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在解决《北大商业评论》出版身份问题方面的合作,也是一个“读物”,但是,有多少读者赞同和喜欢阅读这一“读物”呢?

  本人在为企业咨询、培训《精细管理工程》时,必倡导一种核心的精髓思路: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最佳状态,我们做任何工作或任何工程,都应该去追求和实现这个最佳状态;如果一个事物不是处于最佳状态或者正朝着不是最佳状态的方面发展,我们应该通过规范和有效创新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调整和优化,使之还原到最佳状态或使之朝着最佳状态的方面发展。

  在《北大商业评论》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也有一种大家共同希望的本来面目——最佳状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因为变换《北大商业评论》主办权而引发的激烈矛盾,对《北大商业评论》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大家共同希望的、本来的面目——最佳状态,是有负面影响的。

  创办《北大商业评论》,不容易;办好《北大商业评论》,更不容易;但愿《北大商业评论》能尽快回到大家所共同希望的本来面目——最佳状态。

刘先明
 宜还,北大商业评论,本来面目,北京大学,光华

扩展阅读

  今天看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关于何志毅问题的说明”,看了以后,我发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管理上存在“四不严”的问题,即:不严肃、不严格、不严明、不严密。  下面结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关于何

  作者:刘先明详情


导读:2019年10月28—30日,姜上泉在北京大学燕园与60多名工业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分享《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姜上泉就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增效(经营)与降本(管理)的重点做了阐释和剖析(以下

  作者:姜上泉详情


最近,从网上看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全体教职工批判张维迎大会会议纪要》看了以后,我认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全体教职工批判张维迎大会会议纪要》有三个不足。第一、《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全体教职工批判张维迎大会会议

  作者:刘先明详情


  作为在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策划人,免不了与广告方面的事情打交道。于是,就经常遇到客户问笔者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广告是好广告?是好看的广告还是虽然魅力欠缺但卖货异常火爆的广告?这事实上归结为广告与艺术

  作者:范明刚详情


  当初毛主席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本来是针对当时的革命形势而言,后来被当作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广泛传播。在今天,这句话借用到广告方面,则可以引申为“创意之火,可以燎原。”而这一点,也正是麦

  作者:范明刚详情


世界需要光华   2008.05.07

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国有企业在向市场化过渡,民营企业正在成长中,跨国企业迫切需要本土化,中国企业急需一批有远见卓识的领军人物。 本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北京大

  作者:张玉蕾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