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品牌模型

 作者:孙鹏 杨江涛    162


这种品牌模式,洋品牌居多,因为洋派品牌理论的核心就是“消费体验”,他们把品牌理解为“体验”,并通过一个词精准地描绘出这种体验,而消费者与产品的连接点就在这种体验上,所以品牌就应该建构在这些“体验”的连接点上,这种理论本身是超越了产品的,我们总结一下前面两种品牌模型,“行业标准品牌模型”是基于产品性能的,“品类代表品牌模型”是基于产品类别的,而消费体验型的品牌模型则比前两者更加靠近消费者,基本上可以说是脱离了产品端,朝向消费者端的品牌模型。

在商品过剩的时代,消费者的焦点早已经由产品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他们首先更加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验,而不是你的商品,你也没有必要顾影自怜地走不出自己的产品,而应该完全把视线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从长远来看,这种消费体验的价值更容易累积,可乐从止咳水的止咳功能到作为饮料的提神醒脑功能,再到席卷全球的美国文化,最终选择了“畅爽”作为品牌储值的账户,因为功能性在使用上是有条件限制的,而美国文化则是本位的,唯有“畅爽”是所有人,甚至随时随地需要的,而所有人的随时随地才是可乐的生意机会。所以“畅爽”成为了可乐最有价值的消费体验,也是可乐品牌的核心价值。

一脉相承,雪碧选择了“凉”作为自己品牌储值的账户。

特别是作为食品饮料,消费者为之买单的是“体验”而非产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种品牌模型又有了另外一个称谓——行业本质品牌模型,从这个角度解读,可乐的行业本质不是碳酸饮料,而是“畅爽”;麦当劳的行业本质不是出售汉堡薯条等快餐,而是提供欢乐。甚至必胜客直接命名“欢乐餐厅”。德芙不是卖巧克力,而是出售“丝滑”。

这里要特别表扬一下优乐美,优乐美在面对香飘飘的品类霸权时,没有进行正面的争夺战争,而是重新解读了奶茶,提升了奶茶的价值。优乐美对奶茶的解读是“浪漫”,这无疑让奶茶这个品类有了光环,而不只是一个纸杯加袋状奶茶调料的方便性产品。当这个品类有了附加价值后,就有了足够的利润空间,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才能让这个品类活得更好,要知道优乐美对整个品类所作的价值有多大,我们必须从方便面品类的反面教材中做出对比,方便面是个大品类,但却是一个利润非常微薄的品类,对原材料提价的敏感度非常高,前阵子家乐福与康师傅牛肉面因为两毛钱而“撕破脸”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方便面是个低附加值的品类。经不起风吹草动。

相比一下杯装奶茶,被优乐美注入了“浪漫”情怀后,就可以多些利润空间,让这个品类多了一层防护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优乐美的做法强过香飘飘紧张兮兮地抢夺霸主地位。

价值体验的品牌模型还不只在于其可“储值”的优势,而更重要的在于其“稀缺”优势。对比一下,是品牌多还是体验多?我们发现中国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和品牌,而人的体验就那么几个,从这两者的严重不对称来看,“消费体验”是绝对的稀缺资源。可惜的是当我们发现这些价值的时候,洋品牌都已经事先抢占了这些稀缺资源。更为可悲的是国内的很多食品饮料企业压根儿就没有这种意识,看看娃哈哈,还在强调15种营养素,看看农夫,还在诉求5个半柠檬的VC。我们只能说,国内的食品企业品牌意识还差得远呢。

里斯&特劳特曾经讲过心智是稀缺资源,同理“消费体验”更是稀缺中的稀缺。而国内的食品企业还在盯着产品不放,悲夫!

第四:“消费机会”品脾模型

怕上火,喝王老吉

困了累了喝红牛!

吃饭喝啥,天地一号!

从行业标准、到品类代表、再到消费体验,我们发现两个重要规律,第一个规律就是资源的有限性,当行业标准被开发完后,就发现了新的资源——品类代表,品类代表被人抢注完后,又发现一个新的资源——消费体验,当我们寻到宝贝时,才知道也早已被洋品牌给抢注的差不多了,是不是品牌的开发资源没有了?当然不是,还有“消费机会”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开发。

“消费机会”跟前三者相比,是更消费端的思考模型,如果说“消费体验”还有来自产品方面的支撑的话,那么“消费机会”则完全抛开了产品的束缚,只跟产品保持了影射关系,这也就是第二个规律,从行业标准、品类代表、消费体验、消费机会,这四种品牌模型呈递进方式朝向消费端无限靠近。

怕上火的成功主要不是基于“防上火”的功能,而是基于吃东西时怕上火的“使用时机”。所以王老吉的成功不是简单的怕上火,而是餐饮通路万事俱备的“使用条件”,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地怕上火,而只有在吃东西的时候才会对上火有隐忧,通常吃东西是在餐饮环境,而此时餐馆里的冰柜里刚好有王老吉,你顺手就可以拿到,这些“使用条件”非常完备,简直就像“做局”。

至于凉茶里的下火功能,对于餐饮里的消费机会来说,只能说是影射关系。

这种影射关系最典型的还有红牛,困了、累了喝红牛,红牛一早就明白,不能卖解困解乏的功能,而只能卖消费时机,可惜的是红牛没有象-中国管理资源网-王老吉那样“做局”。

这里要提一下一个叫葡萄适的功能饮料,葡萄适到现在还没明白过来自己的品脾构建应该建立在“消费时机”上,而是继续吹嘘喝了自己的产品,马上就“变身”超人。

吃饭喝啥,天地一号!更是天马行空,完全隐去自己是苹果醋的身份,只说“消费时机”,这原本是一种大胆巨变,但是天地一号走得太远了,忘掉了吃饭的“消费时机”太大,而自己根本啃不下,吃饭的消费时机不象王老吉聚焦在“上火”的点上那么清晰可循。

王老吉是把“消费时机”的餐饮渠道当作自己的“战场”,诉求的是清晰可循的“上火”,天地一号则反过来了,诉求的是消费时机,而产品本身并没有切中吃饭时消费者关注的问题。所以天地一号理念超前,但不够深入,令人挽腕叹息。

“消费时机”的品牌模型是更新的品牌模型。所以有很多未知的东西。但王老吉的巨大成功无疑为我们进驻该领域提供了信心。中国的食品品牌更应该在该领域进行开疆拓土。因为这里仍有大批空白地带。

中国食品企业要觉醒

当前仅存中国的食品品牌相继被收购后“雪藏”、“软禁”,或者被“打压”,而中国食品界的多数水平仍停留在食品加工的理解水平上,稍微精英些的食品饮料企业,也只是在“概念”上做做文章。这方面以娃哈哈与农夫最为明显,不断在创造“超值的产品”,而没有累积一个永续的品牌。永远在变换花样翻新的战术,而不是坚守一个恒定的品牌战略。

农夫不停地透支“创新概念”,娃哈哈滥用“渠道优势”,而只有那些国际品牌才知道给自己的品牌账户不断储值。

中国的食品企业再不觉醒,再这样下去我们未来看到的中国市场将只有洋品牌,而中国的食品企业要么帮人做代加工,要吗在上游原料与下游终端的夹击之中苟延残喘,这不是危言耸听,食品行业的上游已经被中粮、益海嘉里这样的行业大鳄垄断,而终端据说超过60%是被洋人控制的。

上游原料被人把控、终端卖场被人控制、行业标准、品类代表、消费体验等等有限的品牌资源也被人占据,中国的食品行业又丑闻迭出,再不潜下心来研究一下品牌模式,品牌战略,我们很难看到中国食品界的黎明。
 四种 模型 品牌

扩展阅读

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起源于IBM,是一个中高层用于战略制定与执行连接的方法与平台。至今,华为对该模型的实践应用深度与广度,已经远远超过IBM。华为不仅将这个模型应用于公司

  作者:曹扬详情


传统企业转型数字化营销面临着哪些难题? 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接触终端用户,了解用户的本质需求,进行精细化运营,从而发掘用户的更大价值。 但是,百分之90多的传统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

  作者:杨建允详情


不管是传统品牌方,还是电商品牌,都很依赖渠道商或者平台方,都无法直接触达用户。所以对用户不敏感,无法感知用户的真实需求,所做的市场营销活动,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有人问,DTC和传统渠道的逻辑有什么区

  作者:杨建允详情


想通过抖音打造长期品牌的人,同时想在内容平台上赚到钱,应该怎么做呢? 普通人只有看到高收益高增长,才愿意玩命儿地猛干。 抖音智能投放有两个规则,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在抖音投放经验丰富以后,会觉

  作者:mys5518详情


雀巢多品牌视频攻略   2023.05.09

你可能没听说过超级能恩3奶粉,但一定听说过雀巢;雀巢营销人常有类似的尴尬,大品牌已经赫赫有名了,子品牌还默默无闻;大品牌可以玩转社会化媒体微电影,创新点子一箩筐,但是子品牌怎么创新营销,如何凸显自己

  作者:李欣详情


“提高医疗水平,造福千万家庭”——当我读到原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院士对北京新兴医院的题词时,我惊讶不已。因为我想,吴老这样做可能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后果,毕竟新兴医院争议很大。但我又想,吴老

  作者:李名梁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