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培训讲师:王老师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详细内容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时代价值》
【课程提纲】
文本介绍
写作目的
主要内容
时代价值
一、《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文本介绍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最早源于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8日、12日在延安马列学院作的公开演讲 。同年8月在延安《解放》周刊上连载。曾列为中国共产党1942年整风运动的学习文件。1949 年和 1962 年经作者修订后由人民出版社再版,收入《 刘少奇选集》上卷。该书的英文、日文、捷文、荷文、西班牙文等多种译本也先后在几十个国家发行,影响巨大。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主题是从党性的高度,教育共产党员必须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
国内外人士予其以高度评价。 美国作家爱德加.斯诺认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圣经”;南非总统曼德拉认为他二十多年在罗本岛狱中生活的精神支柱来自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毛泽东认为《修养》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提倡正气,反对邪气,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应当快登;邓小平认为《修养》一书教育了全党的广大党员,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江泽民认为《修养》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是我们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胡锦涛认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于今天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习近平认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科书,应该好好学习、研究和宣传。
从中国共产党95年的发展史来看,可以从六个方面来把握这本书,一是它是延安整风二十二个文件之一,曾经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光辉成果;三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理论经典著作;四是如果说党性教育是共产党员的“心学”的话,那么《论修养》就是共产党员党性教育的“心经”;五是它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的一部缩影;六是它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做合格共产党员的生动教科书。
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写作目的
从时代背景看,刘少奇写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解决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之间的矛盾破解思想建党难题;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领导地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际上也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经过五次反围剿战争,两万五千里长征洗礼,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日益证明其正确性;二是要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难题。
从思想脉络上来讲,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自1929年底的古田会议上提出“思想建党”目标就开始解题,但公道来说,“思想建党”提出只能称之为破题,难称之为解题。也就是说,“思想建党”仅仅是在中国无产阶级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思想建党”来解决农民入党的理论困境,但是对于通过什么方式、什么方法来达到“思想建党”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用刘少奇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马恩列斯解决的是党建路线问题、理论问题,路线问题解决了以后,要提高党员的修养,要解决党员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的矛盾问题,这方面我们有新东西,有创造。
社会环境的变化带来组织环境的变化,组织环境的变化带来抗战战略的变化,抗战战略的变化进而带来党建目标的调整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形成的一个基本逻辑。
抗战时期从社会环境来看,随着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国共两党间的阶级矛盾让位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组织环境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方式与活动方式发生变化。暨由封闭环境下的党向开放环境下的党转变;由斗争环境下的党向“和平”环境下的党转变;由水火不容的“雠党”到可以合作的“友党”转变。共产党可以在国统区发行《新华日报》,党组织的活动范围和半径大为拓展。大量知识分子这一时期涌入延安。根据任弼时在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到1943年12月底,讲到: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就文化程度来说 ,初中以上71%(其中高中以上19%,高中21%,初中31%),初中以下约30%。在政治战略上,从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建立起来。于是“建设一支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成为新时期的党建目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组织工作就能决定一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为实现组织思想组织政治上的团结统一服务的。
第二个目的,刘少奇写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完成三重任务:一是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民族主义因素上升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如何把民族主义成份吸纳进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之中;二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环境下如何解决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张力,保证马克思主义不被三民主义同化掉;三是在俄式禁语和教条主义大盛其道的情况下,需要打破教条主义束缚,焕发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的生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就背后的语境和话语体系来说,就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领导地位。
1935年1月,王新命、何炳松等十位知名教授在《文化建设》月刊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提出“在文化的领域中,我们看不见现在的中国了;中国政治的形态、社会的组织形态和思想的内容与形式,已经失去它的特征,中国文化面临一个往何处去的时代问题。”在中国文化面临往何处去追问下,不同的势力和主张开除了不同的“药方”。
文化本位派认为,“要注重中国的特殊性和时代性,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是创造性的,其目的是要找回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失去的特征,为世界文化作出珍贵的贡献。”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文化复古派认为,在文化的时间场上,只有两千年前的儒家之道才是中国真正的文化精髓。现代的人只有追溯以往,整理旧籍,才能找回失去的民族荣誉,复兴民族的文化。
全盘西化派认为,我们在二三千年后的今天,遇到了困难,
还要靠二三千年的经来做唤起民族意识的理论,就根本是我们不中用,应该消灭的证明。新文化启蒙派主张,对于文化,不只要能破,而且要能立。我们的启蒙运动和先前的启蒙运动不同的历史本质,就是我们已有在批判中来具体地从事指出中国历史现实的合理法则,合理地扬弃中国的旧文化,创造中国的新文化。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在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下产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成果。换句话说,《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产物。民族矛盾的加剧,抗日形势的发展“倒逼”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觉醒;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觉醒,又反过来持续启动和引导了中国一波又一波的历史大变动,催生助产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主要内容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系统地论述了党性修养的涵义、党性修养的原因、党性修养的内容、党性修养的途径、党性修养的目标、党性修养的方法六大问题,完成了系统的党性修养理论。
党性修养的原因,刘少奇提出了六条原因。一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我们应该把自己看作是需要而且可能改造的。不要把自己看作是不变的、完美的、神圣的,不需要改造的、不可能改造的。我们提出在社会斗争中改造自己的任务,这不是侮辱自己,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不能进步,就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任务。”二是共产党员自身责任担当的必然要求。“共产党员是要担负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的,所以更必须注意在革命斗争中的锻炼和修养。”三是共产党员个人成长的需要。四是解决共产党员思想问题的需要。五是共产党员社会性的必然要求。六是历史警戒的必然要求。
党性修养的途径主要有六项内容分别是“做马列的好学生,向马列学习;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进行各种修养;加强理论学习;把理想和奋斗目标与实事求是精神和切实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的关系;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性修养的内容包括政治修养、理论修养、思想意识修养、作风修养、科学知识修养等基本内容。
党性修养的目标,组织目标是“教育全党巩固全党把全党团结的像一个人一样;个人目标是在“思想意识上进行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
四、《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时代价值
1、《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弘扬四个自信,大力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启迪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十八大以来非常注重理论创新、主体自信,先后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就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如他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努力。”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他气势磅礴地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这些新认识新观点反映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自觉与主体自信。延安时期与当代中国语境做一个对比的话,有两大变化:一是中国共产党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二是马克思主义由一开始的121万共产党员的主流意识形态变为13亿中国人民的主流意识形态。
今天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任务依然繁重。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仍然面临三重任务:一是在利益多样化、思想多元化、社会原子化、个体独立化的时代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影响力、凝聚力;二是在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民粹主义思潮同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争夺市场和信众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市场占有率;三是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霸权和普世价值宣传如何改变被动“挨骂”的局面。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改易更化。5000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代170多年的抗争史,中国共产党人90多年的奋斗史、建设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座和历史文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毛泽东、刘少奇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大历史大格局大挑战,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所体现出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主体自信,对于今天肩负光荣梦想、沉重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具有历史启迪的。
2、《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理解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方法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重大变化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可以概括为七个一。一个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目标:中国梦;一个施政纲领:四个全面;一条主线:全面从严治党;一个办法: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一个战场:打老虎拍苍蝇的反腐运动;一个指导思想:构建一个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机制,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前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称之为伟大事业,后四个方面可以称之为伟大工程。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条主线既是一分为二的,同时也是合二为一的,也要处理好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之间的矛盾,在治国理政的逻辑上,从中国梦、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四个全面到“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治国理政的路线图。
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同现在的政党身份和党建目标任务是不同的。但是“社会环境变化--组织环境变化--发展战略调整--组织目标变化--组织行为变化”政党领导和管理社会的逻辑是共同的。故无论是从本体论(中国共产党)、认识论(党的建设是围绕党的伟大工程来运转的)还是方法论上(理论、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都是一致的。从《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的写作目的和背景,我们可以提炼出的三个一致性,这对于理解贯彻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有帮助的。
3、《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具有精神启迪
如果把五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从严治党思路做对比分析的话,会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从严抓一个组织,可以有四个取向暨组织、制度、纪律、价值观,也就是说抓实一个组织,要么抓组织,要么抓制度,要么抓纪律,要么抓价值观。可以选择抓其中的一项或者是多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偏向了思想+组织,是整风与审干相结合,用毛泽东的话说是“造一弯大水来净化党内的空气”。抗战时期敌特打不进一个特务到延安,充分说明了从严治党的效果。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届领导集体重点抓了制度。小平在1980年8月18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中提到“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十二大、十三大期间在党的领导制度、党的组织保障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第三届、第四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治党的重点是偏向了价值观建设,“三讲”教育、“保先”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可见一斑。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独具匠心地选择了纪律作为重点。
纪律治党同思想、组织治党不同,纪律具有复合性、系统性,上连价值观,下连组织,既具有思想伦理属性,也具有制度属性。所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具体体现是以纪律为抓手来落实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结合。
由于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始终是《论修养》论述的一条主线。故就文本观点来所,思想修养与组织修养的结合,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修养与组织修养的关系的处理,正确开展党内斗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内容,已经完全溢出了思想建党的范围,成为思想和制度的共同组成部分。用时髦的话说,也就是思想建党的过程是靠制度来保障的,制度治党是靠思想建设来引领的,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已经得到具体体现。
4、《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于保持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伦理精神具有时代价值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之所以被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所颂扬是因为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如在个体的德性修养与共产党员的“改造”方面的转换,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对于个体修养的重要性,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处理、党性修养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方面都体现了其浓厚的伦理价值,可以说浓缩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为民服务、自我批评、团结统一、追求理想”的核心价值观的。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的一个关键词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主体、精神、实践方面都包含了比较强烈的伦理色彩。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记人民立场;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由一个领导全国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到一个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将长期掌握政权,由一个从领导计划经济的党向领导市场经济的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理论、制度、道路,所经历的苦难辉煌、艰难与曲折;不能忘记共产党员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初衷;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进代表,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幸福所承担过的和需要继续承担的使命担当。
《论共产党修养》产生于抗战时期,又经历了1939年、1949年、1962年、1980年四次传播高潮,可以说贯穿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的历史,它之所以被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推崇,被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所反复颂扬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其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伦理价值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这个精神伦理的文脉是一脉相承、有迹可循、与时俱进的,无论是推进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建设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仍然需要认真学习好这部经典文献。
参考文献:
1、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李君如《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老师老师的其它课程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贯彻落实好支部工作条例》 03.18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贯彻落实好支部工作条例》【课程大纲】一、《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主要内容(一)如何把握条例主要内容1、一等重要意义(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党支部工作的基础主干法规,是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2、两项基础职责(三个党员、四个群众);3、三项重点内容(工作机制、组织生活、支部建设)4、四项功能定位5、五项基本原则6、八项基本任务(
讲师:王老师详情
《基层党建实务操作与方法创新》 03.18
《基层党建方法创新》(浙江省委党校)【课程大纲】一、基层党建的方法创新和案例启示1、问题出发原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破解两张皮)区域统筹共建共享人性出发原理分众统战原理第三方原理品牌建设原理网红原理智慧党建原理群团工作原理附:阿里巴巴、老板集团、国网电力公司、小营社区、宁波365工作法、党员政治生日等十个案例二、如何做好新时期党务工作者一要有愿景二要会沟通上
讲师:王老师详情
《做合格共产党员提纲》 03.18
《唤醒党员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争做合格共产党员》【课程大纲】一、共产党员角色意识、身份意识淡薄、隐性化原因分析(一)思想认识因素1、共产主义乌有论;2、共产主义渺茫论;3、共产主义失败论;4、马克思主义过时论;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异化论;6、资本主义终结论(二)党情因素1、理论教条滞后—缺少说服力2、教育僵化单调—缺少感染力3、忽视党员权益—缺少亲和力4、四风问
讲师:王老师详情
- [潘文富] 经销商终端建设的基本推进
- [潘文富] 中小企业招聘广告的内容完
- [潘文富] 优化考核方式,减少员工抵
- [潘文富] 厂家心目中的理想化经销商
- [潘文富] 经销商的产品驱动与管理驱
- [王晓楠] 辅警转正方式,定向招录成为
- [王晓楠] 西安老师招聘要求,西安各区
- [王晓楠] 西安中小学教师薪资福利待遇
- [王晓楠] 什么是备案制教师?备案制教
- [王晓楠] 2024年陕西省及西安市最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21166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20248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9057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226
- 5员工守则 15465
- 6软件验收报告 15404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5116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4559
- 9文件签收单 1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