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高宁的“全产业链”幻象

 92

宁高宁大张旗鼓推进的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已经有些时日了,从其前段时间几乎无处不有的广告看,宁高宁是铁定了这一战略,且大有志在必夺之势。作为一家拥有独特资源,又不差钱的大型央企,砸出几千万或上亿元广告费,本就是毛毛雨的事。在众多拥趸者的唱好声中,宁高宁也确实火了一把,并获得央视2009年“十年商业领袖”的荣誉。

央视给予宁高宁的获奖理由前半段颇有意思:“坐在办公室里一位企业家独自沉思,面前一组沙发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同样的这些沙发,为什么三个堆放在一起就显得特别难看,他又有所悟,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产业链’三个字。”

一个决定中粮集团未来十年、甚至是百年的发展战略,就由此而生。

荣誉可以肯定一个人的成绩,也可能使人产生虚幻。宁高宁的“全产业链”战略,就给了人这种幻象。

幻象之一:小产品VS“大产业”

中粮集团的产品不少,仅食品系列,就有米、面、油、肉、酒、乳品、方便面、番茄酱、果汁、饮料、巧克力,等等。中粮是一家大企业,年销售额早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且入选美国《财富》杂志,成为中国籍的世界500强之一。纵观中粮集团的产业构成,一个很大的悖论也就此产生:身为世界500强的中粮,除了占有垄断资源的粮油业务,其他业务单元,尽管有的在行业里排名靠前,却皆是规模不大的小产品,即使是中粮最值得称道的“福临门”食用油,市场占有率也仅仅才达到10%。

再看世界500强榜单上的国外公司,几乎家家企业的主营业务,都在全球市场占有绝对优势。这些企业入榜,靠的是自身强大的产业优势,进而形成对全球产业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缺少产业领导力和影响力的中粮,要靠一堆小产品成就中粮的“大产业”,这样的构想不能说是天方夜谭,也让人感到心里不踏实。不知道宁高宁在想到“全产业链”这个金点子时,是否琢磨过从小产品跨越到“大产业”之间的障碍和关系。

幻象之二:小品牌VS“大战略”

“一个品牌,通吃天下”。这是造就消费品类世界级大公司的不二法门,不管是美国的、德国的、法国的、日本的、韩国的企业,都是在这条路上持之以恒,最后才走向了成功。

作为中粮集团掌门人的宁高宁,其麾下统辖的品牌,至少也有几十个。品牌弱小,且大多生存在市场成长空间不大的产业环境里,即使这些小品牌日后“长大”,又能给中粮集团贡献多大的产业增加值?以弱小品牌群落组合而成的中粮集团,又能以怎样的产业驱动力,来实现宁高宁心目中的“大战略”?

成就世界级企业的最高战略是“做减法”,这些世界级公司往往将自己的主营业务,减到少之又少,其核心产业只由三两个单元构成,最多的也不会超过10个。然而,这些企业少之又少的核心业务,肯定是在全球市场中占有绝对控制地位的,竞争者几乎是无力撼动。

宁高宁作为一个被人称道的并购高手,进入中粮集团数年间,大手笔并购了十多个中粮原本没有的业务单元,表面看是扩大了中粮占有的产能资源,但这种“做加法”的战略,能构筑起中粮的“大产业”架构吗?

大品牌成就大战略,大产业成就大企业。从这个角度看,中粮集团的产业路径选择,显然缺乏未来的成长发力点,缺少核心业务的中粮,依靠什么成就未来的“大产业”?再换一个角度看,由一堆小品牌、小产业组合而成的中粮,因各业务单元之间不具备产业链动力,最终只能分化中粮现有资源。

以小品牌聚集而成的中粮,能实现宁高宁的“全产业链”宏图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点悬。
 产业链 幻象 产业

扩展阅读

 在这个新兴产业中,涌现了两家典型的代表,一家管理软件厂商,一家电子商务提供商。2006年7月27日金算盘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一家推出全程电子商务,把内部ERP与外部的B2B电子商务进行融合。半年

  作者:刘菲详情


2012年10月11日,一条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消息在国内掀起了一次少有的热潮,中国本土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改变命运的不单单是他自己,同时也带动了整个文化产业

  作者:李鉴金详情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物质得到极大的丰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环保和追求生活质量为人们所注重。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绿色食品的倍受青睐,便带动了农业规模的发展,并迅速市场化,即由原来小规模运作转

  作者:王治清详情


目前金融海啸导致全球经济的重挫,使得太阳能光热产业年的发展也蒙上一层阴影,作为行业的一分子,我建议太阳能行业的同仁要“微笑”地面对这场危机。 “微笑”的第一个含义,就是面对危机要充满信心,信心比黄金

  作者:齐冰详情


我们国家提出产业升级战略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那么我们怎样理解产业升级呢?对于产业升级,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从宏观国家战略层面理解,产业升级是指整个国家产业结构的改善,产业素质和效率的提高

  作者:康伟详情


在科技进步加速、新兴产业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人才、技术和资本等创新资源的流动性加强,创新更多地意味着跨国合作,利用各方的比较优势进行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单打独斗的模式早已成了明日黄

  作者:赵刚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